乍聽戲名,我本來以為這是一齣充滿懷舊情調的個人歌舞秀,因為主演的黃士偉本來就是劇場圈中少數能唱能跳能演還能說的全方位演員,所以,進入劇場之前,本來預期看見一個歡樂的歌舞作品。
然而,從黃士偉走上舞台開始,我很快調整了看戲的情緒,這不是一齣讓人哈哈大笑順便跟著哼唱懷舊老歌的“秀”,而是一齣從一張黑膠唱片回溯生命幽微處與最後在歌曲中自我和解的“戲”。
對我來說,以“戲”觀之,《黑膠男孩》是一齣以誠意取勝,但卻完成度不足的作品。
先說我覺得有誠意且喜歡的部分。首先,貫穿全劇的主題曲「男孩不哭」,以八零年代西方流行樂的曲風編寫,暗合劇中故事的時間設定,進一步帶出歌曲背後的謎團與主角之間的關係。
再來,全劇最精采的部分就是黃士偉時而演時而唱時而舞的演出,《黑膠男孩》因為有黃士偉的演出而能成其為一齣戲,更有甚者,黃士偉是《黑膠男孩》一劇不可被替代的存在。劇中,黃士偉飾演一對父子,一個是在壓抑的年代隱藏自己性向的父親,最後因再也不願意自我壓抑遠走他鄉改以另一個形象生活著;另一個是面對除了留下一屋子黑膠唱片之外再無其他的父親,這個兒子對父親除了不解,還有不諒,而這一份不諒解同時也成為兒子生命幽暗處的源頭。演繹兒子─楊明的時候,可以看見演員黃士偉收放自如的演技,從一開始冒名沙格利以一曲「男孩不哭」迅速走紅,走紅後的楊明在接受各方或好奇、或窺探、或臆測或羨慕的眼光,他一直帶著一種惴惴難安的心虛,尤其以接受電台訪問的那一場戲表現得最為細緻,只見楊明坐在被採訪的椅子上,回答問題時總一字一句仔細表述,一雙手似乎難掩緊張心虛地來回在腿上擦拭,藉由口條與微小卻自然的肢體動作,很清晰的表達角色的情緒與內在狀態。接下來,楊明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舞台,以一個歌手的姿態。此時,楊明選擇在人群面前開誠布公,表達自己並非“沙格利”的事實,隨後因為觀眾的鼓勵,楊明在舞台上正視了自己的幽暗,並在一曲「男孩不哭」中宛如新生。這一場戲,可以看見演員黃士偉演繹角色的層次,從初登場時難掩的狂喜、面對如浪潮般湧來對“沙格利”支持的心虛、揭露自己不是“沙格利”時的不確定,最後在群眾歡呼聲彷彿被洗滌一般,再唱一曲「男孩不哭」的感動與坦然。這一場戲在我看來,黃士偉不只唱得好,演得更好。
另外,全劇最high的地方,應該就是下半段黃士偉以酒吧“媽媽”之姿登場,在舞台上載歌載舞,並且從舞台上唱到舞台下,並且與觀眾熱絡互動,笑聲最多的地方堪稱此段。
說完了演員的演出的部分,接下來要提的是觀看本劇時同時存在的另一種感覺─斷裂。是的,就是斷裂。《黑膠男孩》全劇一直都有一股掩藏不了的尷尬,就是劇情鋪陳的一廂情願與劇情轉折難掩生硬的薄弱感。劇情中最重要的父子和解,處理得太過簡單,也太過一廂情願,劇本沒有處理父親一角會突然出現作為兒子演唱會的秘密贊助者背後的心緒轉折,也把兒子選擇放下的心情處理得太過簡單直接,近乎心靈雞湯式的啟示故事。劇本的薄弱,使得即便在觀看當下被演員的演技或演出所打動,也會在走出劇場後,很快的覺察到無法給予更深感動的空虛感。
再來,本劇另一種讓人看著尷尬的斷裂感,就在於本劇於寫實和非寫實風格之間左支右絀的擺盪。獨腳戲的演出,本來就會需要以某些寫意的方式來表現演員穿梭或進出不同角色的狀態,而如何將這樣的“寫意”用觀眾可以迅速接收且快速理解的方式來處理,就是導演在寫實和非寫實風格之間的調度與拿捏。然而,本劇每當演員必須進出不同角色時,就會看見寫實與非寫實之間的彼此干擾,這樣的干擾某種程度也減損或抵消了演員詮釋的精采度。
最後,本劇讓人看著尷尬的斷裂之處還有缺乏整體感的舞台設計,散落在舞台各處的箱子有種半成品的感覺,除此之外,舞台上缺乏更多與劇情勾連的符號與意象。也讓人看著,總覺得有種搭台搭到一半的未竟之感,甚是可惜。
因為劇本的薄弱、導演風格的擺盪,一直到舞台與影像的欠缺整體感,使得《黑膠男孩》一劇所有的看戲的感動都集中在演員一身,一旦燈亮走出劇場,演員在舞台上施予的魔法消散,從劇本、導演、舞台到影像的缺點就毫無遮掩的暴露出來。
最終《黑膠男孩》,雖令我感受到演員認真的誠意,卻因為未能被徹底執行與完成的製作,讓整齣戲少了討論的深度,也少了感動的餘韻。
黑膠男孩
演員:黃士偉
編劇:姜富琴
導演:王怡雯
舞台設計:曾更怡
舞台設計:曾更怡
時間:2015/4/19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