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在傳承與創新之後…
2014年農曆七月,陳亞蘭歌仔戲團首度推出創團舞台劇作《牛郎織女》,做為創團作品,在開演之前,身為觀眾的我一直好奇,繼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的一次創意冒險之後,陳亞蘭歌仔戲團會如何“老調新唱”來演繹《牛郎織女》這個一點都不新穎的老故事。
看完戲之後,我深切感受到作為創團舞台作品的《牛郎織女》其實是個傳承意味濃厚的象徵,象徵身為徒弟的陳亞蘭終於走到師父楊麗花的身邊,“楊派”的金字招牌不再只是楊麗花別無分號僅此一家專屬,徒弟陳亞蘭即便不是完全接手,也有了可以和師父共扛招牌的能力。
《牛郎織女》乃是以傳承楊派歌仔戲風格作為該劇的主心骨,從劇目題材的選取、劇中人物角色的塑造、大量楊麗花歌仔戲曲調的援用、砸錢不手軟的視覺美感(舞台設計、視覺設計、服裝設計),皆再再彰顯陳亞蘭歌仔戲的血統源流。
先說劇目題材的取材,《牛郎織女》一劇取材自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取材的通俗性,降低了觀眾對此劇認知的門檻,也讓看戲的心情帶著一種家常的輕鬆。所以,當我坐在劇場中,看著身旁的長青觀眾們毫無負擔的隨著劇情爆出一串又一串的笑聲,有一種回到很多年前晚餐時間,一家老少很輕鬆地邊看電視歌仔戲配飯兼聊天的家常感。通俗普羅的題材與劇情,觀眾不用特別準備、不用猜測劇情,可以輕鬆的重溫看歌仔戲的單純快樂。這樣家常的風格,只要看過楊麗花歌仔戲的觀眾們,都能夠很快地找到熟悉感。
《牛郎織女》劇中角色的塑造通俗詼諧,每一個角色輪廓都清楚,每一個角色的特質都可以一言以蔽之,劇中人彷彿浮世眾人某些面向的剪影。因為是剪影,所以觀眾可以輕易地記住角色在舞台的輪廓,但也因為是剪影,角色欠缺了浮出舞台的立體感,那些可以被“一言以蔽之”的角色無從避免的成了臉譜化的軟肋。然而,如此的角色塑造,對於長青觀眾來說是安心且習慣的,起於民間興於市井的歌仔戲本來就是透過黑白分明、善惡有別的角色教化觀眾,所以,《牛郎織女》劇中角色的塑造正呼應“楊派歌仔戲”一路以來的戲劇精神。
《牛郎織女》劇中從正片未登場前的主題旋律「楊麗花歌仔戲」一下,就已經引起劇場多少觀眾的共鳴,這個旋律是很多觀眾對歌仔戲的記憶,也是許多觀眾對歌仔戲情感的源頭。接下來,劇中大量的援用當年楊麗花電視歌仔戲的諸多曲調,不論是《狀元樓》、《狀元調》、《滿山春色》、《寒門秋月》等,不只是我,連同身旁許多的觀眾都忍不住跟著演員哼起耳熟能詳的曲調。在熟悉的曲調中,彷彿又被召喚出當年晚餐時間全家看楊麗花歌仔戲的回憶。
《牛郎織女》一劇令許多觀眾最稱道的莫過於是靈活的多媒體影像運用,多媒體影像在劇中不僅只是舞台設計的背景或輔助,而是與舞台設計一起撐住視覺美感的半邊天。更有甚者,多媒體影像補足了劇場實體舞台的限制,藉由多媒體影像創造出和實體舞台互動的另一個舞台,影像不僅是劇情推展的背景,更進一步融入劇情推展的動線裡。《牛郎織女》以相當嫻熟的手法將多媒體影像與舞台設計統整起來,創造出劇場歌仔戲全新的視覺美感新體驗。而這樣的視覺美感新體驗的背後,其實仍然暗合“楊派歌仔戲”每一回舞台演出的風格,不只要有華麗無匹的戲服,還要有炫目的視覺效果。
綜合劇目題材、人物塑造、曲調援用、視覺美感(舞台設計、視覺設計、服裝設計)的體現,於是作為陳亞蘭歌仔戲團創團作的《牛郎織女》清楚的演繹了一回『傳承為體,創新為用』的脫胎“楊派”的陳亞蘭歌仔戲。
然而,在傳承的濃墨重彩下,陳亞蘭歌仔戲團《牛郎織女》的創新之處又在何處?除了前文所述的視覺美感體驗之外,我覺得真正創新的核心其實是來自於團長陳亞蘭多年浸潤綜藝主持的經驗轉化。《牛郎織女》劇中三不五時自然竄出的綜藝感與綜藝哏,這些宛如綜藝短劇的片段,散落在劇中片段中,能夠將綜藝元素這麼輕易地置入戲曲之中,目前的歌仔戲界觀之,應該也僅有陳亞蘭歌仔戲團這一家而已。
作為一個年輕且仍在不停變化的劇種--歌仔戲,本就沒有“定於一宗”的面貌,自然,吸納同樣具有庶民特性的綜藝元素,也極可能替歌仔戲增添別樣風貌、他種風情。不過,歌仔戲戲曲表演與綜藝元素之間的相容性仍是需要更長時間的磨合,如何讓綜藝元素成為豐富戲曲的養分,而不僅只是插科打諢的笑料,我想,這有待團長陳亞蘭更細膩的思考與操作。
從去年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的創新出發再到今年劇場歌仔戲《牛郎織女》的回歸傳承,仍然年輕稚嫩的陳亞蘭歌仔戲團雖仍讓我無法臆測他的下一步會怎麼走?然而,我仍願意繼續期待這一個年輕的團隊,因為即使左腳踩著創新、右腳踏著傳承兩條鋼索走得顫顫巍巍,卻仍透顯著持續往下走的堅持。
因為堅持,所以期待,我是這麼想的……
演出:陳亞蘭歌仔戲團
時間:2014/08/02 19:30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導演:蔣建元、郎祖筠
編劇:江佩玲、薛恭貴
演員:陳亞蘭、小咪、小鳳仙、翠娥、許仙姬、王彩樺、廖慧珍等
------------
以下補一段在G+台灣歌仔戲社群討論增補的一段內容:
1.《牛郎織女》這一齣創團作品會以“傳承意義”凌駕一切的姿態呈現,勢必與其商業票房的思考有關。不論是前作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創新冒險的反饋亦或是初登劇場舞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考量,陳亞蘭歌仔戲團端出一個回歸安全牌的創團作品,在安全的權衡之下,前作鮮明的創新印象,卻在這一次的演出中褪了色。
如此的折返,會不會對於劇團的定位又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或許是可以再觀察的。
2.主文沒有細究《牛郎織女》的劇本,實乃因為這個劇本很難細究,這回的劇本僅是用來服務“打造創團作象徵意義”的一環,劇本可以論道之處不多。不過,我想,即便是這樣一個老本子,能不能有另一種說法?神話與傳說應該不僅只能順著字面鋪演,藏在神話與傳說底下弦外之音的抽絲剝繭,或許可以讓老故事說出新風貌。
3.最後,不得不再提一次全劇三不五時跳出來的綜藝感。因為劇團靈魂人物擁有豐富的綜藝經驗,所以,並不意外《牛郎織女》會有綜藝味。不過,如何拿捏綜藝元素的程度,以及讓綜藝元素不至於干擾戲曲原有的韻致,這的確需要更加細膩的操作。
以全劇最有戲曲味道的第八場「哭墓」為例,牛郎靈堂哭靈,織女芳魂來兮,兩位主角透過唱段、身段與演技說服了我,他們真的是一對無比相愛的情侶。此時,一個痛失愛侶意喪亂,一個相望相見不相親,生死兩茫茫的淒然也不過如此。這一場以牛郎撞壁尋死,只為上窮碧落下黃泉伴妻魂作結之後,沒想到下一場的開頭卻是以牛大嫂充滿綜藝喜感的橋段銜接。於是,前一分鐘還處在牛郎織女仙凡悲戀的情緒,瞬間中斷。
當然,戲劇中常見旋喜旋悲的情節操作,藉此讓觀眾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然而,這樣的情緒操作必須細膩,做得過了,顯得太油;做得淺了,顯得粗糙。
所以綜藝元素的增添,該如何恰到好處,是很值得深思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