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常見以歷史作為素材,有的拿既有的話本來老戲重彈、有的選取正史加上野史重新冶煉、有的挑選反面人物作主角大作翻案、有的從歷史的殘史碎片中發現歷史的弔詭處進而切入探究宛如歷史心理劇,也有的就像是直接把中學歷史課本搬上舞台,演一回課本內容給觀眾,在我看來,《千古一帝秦始皇》就屬這種。
戲的開場,其實有令我眼睛一亮。全劇由幾個西洋考古隊隊員挖掘秦皇陵拉開序幕,有點類似穿越劇的處理方式,運用在傳統戲曲還頗新鮮(不過同樣的手法用三次,新鮮也不新鮮了)。接著,片頭曲的影像,呈現得畫面極有氣勢,並且透出一股「歷史正劇」的味道,個人還蠻喜歡片頭曲。
接著,正戲登場。全劇以編年體的方式,從贏政正式加冕親政說起,依著主角生年的時間軸展開鋪陳。幾乎無有缺漏的將歷史課本會讀到的歷史事件都編入劇中,從秦王親政、嫪毐叛變、平判貶母、呂氏辭相、下逐客令、諫逐客書、兼併六國、泰山封禪、建立一統等等……但是,因為每一件事情都交代,也就每一件事情都無法深入,只能浮光掠影、點到為止,致使全劇看來宛如歷史課本的《秦帝國的大一統》章節的劇場版。即便劇中出現了在野史中與秦始皇虐戀情深的人物「阿房」,但也因為劇情太過專注地描述「歷史編年流水帳」,「阿房」這個角色也就無足輕重,也讓我納悶宛如歷史課本的劇情裡根本沒有必要插入一段無來由的野史與無足輕重的角色。
其實,秦始皇這個人物至今仍充滿各種謎團,像是為什麼歷史完全沒有記載「始皇后」?是沒有這個人還是被蓄意的抹去紀錄?秦始皇為什麼一心想求長生不老?秦始皇和呂不韋之間猶如世間情一般的身世之謎?這些正史沒有給予解答,野史也未能自圓其說的歷史弔詭處,在我看來恰恰是編劇可以擇其一二大書特書的哏點。從歷史的弔詭處,翻出歷史的皺褶,從而將歷史人物還原成一個「人」,這是看歷史劇的樂趣,也是編劇借歷史說故事的本事。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大問題就在以「教科書般的歷史論述」來編寫歷史人物「秦始皇」與其發生的事件。因為以此歷史論述來定調人物設定,也以歷史結論來勾勒角色個性,「秦始皇」其人就沒辦法走下歷史的神壇被還原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那些環繞著「秦始皇」的人事物也就只是歷史課本提綱挈領的「歷史事件」,事件的來龍去脈被簡化,人物的形象也平面化,這般近乎劇場版歷史課本的劇本,在我看來,不只看不見編劇觀點,也讓文本失去了靈氣與令人低迴的餘韻。
劇本除了採用教科書般的歷史敘述之外,還以類似課本政治人物史的描述方式來濃墨重彩描繪秦始皇,所以劇中有很多片段都讓我有看電影「英雄」的既視感。從朝中重臣異口同聲的高唱「鐵血大秦」、到滅六國時居高臺上睥睨眾人的秦王赢政(滅六國的舞台效果是漂亮的,但這種刻意把君王放在高不可攀的至高點的作法,歌頌權力者的痕跡太重了)、尾聲前的「始皇頌」更是推到最高點。如此歌頌一個高高在上,充滿神性的帝王,真的讓坐在觀眾席上的我坐立難安。在我看來,這般塑造帝王將相的作法真的好封建、好八股,是故我對尾聲的「始皇頌」非常反感。另外,我一直覺得結局停在第八場,秦始皇拿著傳國玉璽走上台階,燈暗結束即可。最後的始皇頌與追求長生不老的兩段,在我看來頗為蛇足。
也因為劇本的歷史敘述實在太過「教科書」,由劇本定調的角色們,都給我一種被「框」在歷史敘述中的侷促感。全劇最重要的角色秦始皇,戲分最重、出場最多、篇幅最大,但三小時看完,舞台上的秦始皇和中學六年歷史課本上所描寫的歷史人物秦始皇幾無差異。劇中其實有幾個段落,是可以針對秦始皇這個角色往下深挖,例如:夜探趙姬後宮抓包呂不韋,聆聽阿房唱邯鄲曲兩人憶往,又或是第五場輔星墜落秦始皇與呂不韋的最後對話等等……這些片段中,秦始皇應該有歷史記載的言行之外更多的內在掙扎與糾結,少年君王看見母親房裡竟然私藏男人,而這個男人還是外傳是自己生父的相國,對應另一件母親姘頭引發的叛變,少年君王內在會產生多大的扭曲?身處母親帶來的尷尬與難堪,少年君王面對柔情似水的故舊少女,這個少女又讓他的心境產生甚麼變化或是帶給他甚麼力量?對於既是最大的政敵又是曾經最重要的輔臣,少年君王賜下鴆酒時又懷抱什麼心情?看著問自己是否曾真心稱呼「仲父」的重臣,少年君王在回答與否之間流轉些什麼思緒,勾起什麼回憶……在我看來,劇本只消在這些段落多給一些、多挖一些,秦始皇這個角色就會變得更立體,更複雜,更像一個有血有淚,有七情六慾的人。然而,本劇的秦始皇,是個從歷史課本走出來的「高大上」歷史人物,沒有掙扎、沒有糾結、沒有猶豫,從頭到尾高高在上,充滿神性,不管有多少光打在他身上,仍舊沒有折射出深淺不一的光影或陰影,也沒有輻射出溫度,看到最後,秦始皇始終是個面目模糊的歷史人物。
許亞芬團長演繹秦始皇一角,在我看來,就是一直讓自己「端」著,生怕任何一點閃失就讓角色的偉大程度被打折。然而,從頭「端」到尾的演法,真的很難產生感動的力量,不論唱得再好、身段做得再足、帝王之氣烘托的再完美,身為觀眾的我還是很難被角色所感動。
反而是飾演呂不韋的古翊汎有勾到我的情緒。興許因為呂不韋不是主角,編劇反而在角色身上敢於多給一點掙扎與人性。於是,夜闖太后宮中的呂不韋,表現出對於趙姬爛泥扶不上牆的無奈與氣惱;以自己的相國之位力諫秦王接趙姬回國時宛如父執輩的語重心長;看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君王反過來要自己的命,他卻在意起這個孩子喊了自己多年「仲父」是否發自內心?呂不韋這個角色有著人的缺陷,也有人的情感,再加上古翊汎確實有撐起角色(除了身手實在矯健,有點不像老人),所以本劇我最喜歡的片段與角色,基本上全給了呂不韋。
除了古翊汎演出的呂不韋之外,另一個讓我比較有印象的角色是羅文君演出的李斯,尤其在韓非出使秦國並被逮捕下獄的這一段,李斯這個角色挺符合劇中呂不韋辭官前給秦王赢政的忠告。李斯另一個亮點在第八場,泰山封禪後李斯西瓜偎大邊,明明接受宗親的請託,卻在最後反將一軍站在秦始皇這一邊,此處劇本有做到凸顯李斯性格的部分,羅文君也有演出政壇老狐狸的狡猾。
劇中的女性角色,除了秦王的母親趙姬比較重要之外,其他的女性角色,在我看來都無足輕重。趙姬的戲分不多,僅兩場戲,但在第二場戲中,趙姬面對前來責難的呂不韋,懂得運用她女人的本領,企圖讓呂不韋色令智昏的替她擺平嫪毐的問題。這一段呂趙對手戲,是我覺得很精彩的一段,也凸顯趙姬這個角色的特質,演員廖玉琪演得不錯,特別是切換到放軟姿態的地方做得甚好。
另外,掛名女主角阿房,私心認為被處理得太隨便太草率。一開始阿房似乎是贏政「回憶中唯一美好的存在」,沒想到在阿房不接受后位並規勸贏政接回趙姬之後,竟然就隱沒在後宮中了。對秦始皇而言,彷彿再也沒有想過阿房這個人,阿房也僅在群戲時跟著宮嬪出現,成了眾人當中的一個毫不出奇的存在。阿房這個角色唯一的記憶點,就只有一首唱作俱佳的邯鄲曲,孟逸阿房演來確實清歌妙舞,但也僅此一段。個人覺得,如果阿房只有這樣的戲分與比重,真的不一定需要用到張孟逸,一整個當花瓶用,可惜了。
此劇大多數角色,都被框在劇本給的歷史框架裡,顯得平面而單一。例如:壞得毫無理由的宦官趙高,難道一個男人會因為少了雞雞就喪心病狂嗎?胡亥的媽湖若公主就是個氣狹小性的後宮爭寵角色,對照版扶蘇的媽良蕙公主就是個溫婉賢淑的後宮砲灰角色;蒙家三父子也宛如必須被交代的名字一般,平面而無記憶點……
以上是我碎念的部分,但本劇還是有吸引我的部分,王奕盛開場的影像做得很大氣,頗有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的味道,也因此加重了全劇的「正劇」味。舞台的部分,走寫實路線,大體來說古樸雍容,道具擺設也和舞台設計相當搭配,看起來順眼無違和感。服裝也是我喜歡的部分,特別是秦始皇與宮妃們的服裝真的很華麗,秦始皇幾乎每一套朝服都有著長長的後襬,做起身段來挺漂亮的(不過,周五場的許團長,有一兩次因服裝之故有點小突槌),大致上服裝在舞台上確實給予了視覺上的享受。曲調的部分,新編曲非常多,都馬改良也改得太大,完全聽不出哪裡都馬了?搖版用很大,尤其是下半場。唱詞與曲調搭配得很不錯,唱詞走雅致路線,是屬於要看字幕才能完全聽懂的唱詞。
散戲離開國家劇院之時,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被稱為國家殿堂的劇院,深深地感覺,本劇的製作班底與劇團,太在意這是一個「劇團首次進入國家劇院」的演出,於是必須要端出一定高度、深度、嚴肅度的作品才能鎮得住場面、不辜負使命。可惜,施力太過、用力太甚、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注定只能高大上,一力被拱上神壇的,不只是劇中的秦始皇,還有這一齣希望被安放在藝術神殿上的劇作。
然而,對我這樣的一個觀眾來說,會感動我的,從來都不是神。
演出:許亞芬歌子戲劇坊
時間:2015/6/5
地點:國家戲劇院
導演:蔣建元
編劇:林紋守
演員:許亞芬、張孟逸、古翊汎、羅文君、廖玉琪、朱慧甄、林紋守、江俊賢等
句句深人、字字到味、讚!
回覆刪除看戲不是上課、
回覆刪除不是生硬難懂的教科書
而是那一點觸動人心的感動
謝謝小雲~
刪除確實,戲劇不該是教科書,而是應該將要說的道理包裹在內容與情節中,讓觀眾自行感悟才是。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坐在四樓的觀眾,因為舞台上方的吊幕太大導致看不到精彩的影像效果,真的好可惜。
回覆刪除這齣戲的舞台設計其實很不錯,但確實沒有考慮到二,三樓以上的觀眾會因為吊幕之故而看不到全景。
刪除從而觀之,這位舞台設計可能對國家劇院這個場地不夠孰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