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劇場歌仔戲]春美歌劇團-愛情的書僮 戲後感

愛情的書僮 戲後小感

愛情的書僮一劇,改編自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唐伯虎點秋香”故事,於是劇中自是少不掉幾個經典的橋段,像是“三笑因緣”、“賣身華府”、“點秋香”等。整齣戲共十三幕,整體風格熱鬧討喜,置身劇場的我不時聽見觀眾哄堂大笑(我也是大笑的一員啦)的反應就可以知道觀眾應該看得很歡樂。

看完全劇後,有幾個特色讓我印象比較深刻:
第一,全劇帶有胡撇仔戲的味道,興許這齣戲的調性定位為愛情喜劇,劇中也穿插不少甘草人物與逗趣橋段,這些逗趣橋段頻頻出現非常現代趣味的對白與台詞,而這些相當生活化的對白由劇中甘草角色說出口,還算順溜,很自然的引出觀眾的笑聲。
第二,劇中吸收不少其他改編”唐伯虎點秋香”的劇作笑點,尤其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幾個相當經典的笑哏都做了一些轉化出現在劇中,當我看見華府教書先生被辭退的時候,來了一段悲憤之餘口噴唾沫的表演,我立馬就想到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與唐伯虎較勁敗下陣來的對穿腸來一場”口噴三斗鮮血”的爆笑橋段。除此段之外,類似的橋段不少,這些橋段也引來許多觀眾的共鳴,笑聲不絕。
第三,劇中所用曲調對於看慣電視歌仔戲的朋友來說都不陌生,除了都馬調、七字調之外,還用了許多電視歌仔戲常見的曲調。除了電視調不少之外,還有黃梅調與兒歌,沒錯,就是兒歌,一曲“白浪滔滔我不怕”讓我一聽愣了一下,原來兒歌也可以用。自然,白浪滔滔一出,全場觀眾又笑翻了。

若回到劇本來看,本劇一開始特別凸顯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故事發生在明正德年間,寧王欲起兵作亂的時候,唐伯虎不願為寧王效力,在逃離寧王控制的途中巧遇微服出巡的正德皇帝,兩人匆匆一會,唐伯虎從一把帶著龍涎香的扇子認出朱壽就是正德皇帝。這一場開場戲,除了特別點出時空背景,也描寫出唐伯虎這個人見多識廣、聰明急智的角色特性,另外,也為唐伯虎之後隱姓埋名藏身華府為奴埋下另一個伏筆,除了想要泡馬子把秋香之外,唐伯虎的隱姓埋名還另有逃躲寧王追蹤的目的。

然而,特別突出歷史背景的鋪排,卻沒有在接下來的故事發揮甚麼作用,就連正德皇帝在全劇進行過半後再度登場,也僅是著墨在正德皇帝的荒唐胡鬧與好色貪花上,卻看不見更多突出歷史背景的深刻安排。即便第十二幕,全劇的最大危機又扣回全劇第一幕破題的歷史背景“寧王作亂”,但是劇中處理危機和衝突的手法太過兒戲,唐伯虎挺身而出擺平危機的計策也顯得兒戲且陽春。上述這些不夠細緻的處理手法我只能以本劇的調性就是定位為“愛情喜劇”來解釋,但我心底對於這場重要轉折戲被過度輕巧且兒戲的處理,覺得有些可惜。

“愛情的書僮”劇本,或許一開始希望藉由凸顯歷史背景來襯托出身為讀書人的唐伯虎不管面對正德皇帝或是寧王都沒有辦法遂其“良禽擇木而棲”的抱負,於是退而求其次願求獨善其身,擁美人去過他且自逍遙的神仙歲月。然而,全劇被塞了太多太滿的笑鬧元素和喜劇笑哏,讓一開始破題的時代特性,到最後被邊緣化得厲害,看到最後,我覺得即便把歷史背景抽調,對於全劇也不至於有甚麼影響。

愛情的書僮,在我看來是帶有外台遺絮的劇場作品,有一種在劇場看外台戲+電視歌仔戲的奇妙感覺。以娛樂性來說,這是一齣讓觀眾看得相當輕鬆且歡樂的劇目。然而,我一直在思考,喜劇的呈現是否就僅是搏觀眾一燦而已呢?笑鬧過後,能不能讓觀眾從中體味出幾許深刻的況味或餘思?

喜劇,除了逗樂觀眾引來一室哄堂之外,應該還可以乘載更多,我是這麼想的。

(劇照來源:春美歌劇團粉絲團;同步發表於G+台灣歌仔戲社群)

留言

  1. 給你拍拍手,笑過還不算了,生出這樣好的心得來,
    萬分同意您的見解,歷史背景與整部戲的調性不合,笑過了沒有留下點什麼,有點可惜。
    最讚賞的是周才子的音樂設計,出人意表又動聽。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覺得"愛情的書僮"是一齣娛樂性很高的戲,在看戲的過程中,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身邊其他的觀眾在劇情中得到的歡樂。

      這個演出,扣掉大稻埕劇苑略顯隨興的硬體(字幕,音響,麥克風等),演員的演出大體上有一定的水準,郭華安更不用說,舉手投足間的唱念作表將唐伯虎的風流性格演繹的相當到位,尤其是那股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風流味,真的是很迷人。

      真要說對戲劇本身覺得有個地方比較可惜,真的就是劇本了。我覺得這個劇本不能說不好,但是,我明明看見編劇在劇的一開始的企圖,凸顯歷史背景且讓正德皇帝出場,這就是本劇企圖和其他改編唐伯虎故事的影劇作品做出區別之處,可惜的是,這樣的編劇意念沒有貫徹到最後,這真的是讓我覺得很可惜之處。

      另外如你所提,這齣戲的音樂真的很好聽,是本劇一大亮點。

      刪除
  2. 給YOKO拍拍手~~心得真是太棒啦~~

    老戲新編的重點在於如何保留傳統劇目的精隨,又能適度地加以剪裁,從傳統的『說故事』與『交代劇情』的程式中突顯人物,集中戲劇衝突,進而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但因本身未觀看此劇,只能從文中得片段,看來這部戲的"笑"果不錯,戲劇衝突這點可能還需加強吧~~
    另外YOKO所提”喜劇的呈現是否就僅是搏觀眾一燦而已呢?笑鬧過後,能不能讓觀眾從中體味出幾許深刻的況味或餘思?”
    說到喜劇,我就想起日本編劇界的鬼才-宮藤官九郎,他的作品天馬行空、創意無限,充滿漫畫式的惡搞誇張風格。看似無理頭的劇情發展,都蘊含現實人生的哲理與溫情,是個非常難得編劇奇才。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老師也曾說:「看喜劇的時候,我們是在俯瞰著渺小的人物不斷地出錯。看悲劇的時候,我們是在仰望高大的靈魂受苦」。
    悲劇是因為對劇中人物產生認同,產生患難與共的同理心。
    喜劇則是在博君一笑的同時,傳達發人深省的認同。
    只能說悲劇不好演,喜劇不好寫,從事劇場創作的工作人員,辛苦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雲特別引用國修老師這段話,不只精確,也是砥礪。

      我還記得以前為了考研究所特別念過的戲劇理論曾提到,就如國修老師所說,我們在悲劇中仰望高貴的靈魂在受苦的過程中依舊踽踽前行;我們在喜劇中俯瞰普通人的錯誤。然而不論悲劇或是喜劇,都不只是在看戲的當下逗得觀眾一時哭一時笑,而是透過戲劇文本帶出悲劇後傳達的精神抑或是喜劇後凸顯的人性。

      另外,我也看過宮藤官九郎的戲,他確實是鬼才編劇。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懷舊歌仔戲]西江月PK新西江月

我看楊版韓秀&陳版韓秀 最近晚上狂翻牌子,最愛翻的還是我的初戀歌仔戲『新西江月』,除此之外,最近也補看了新西江月的前身『西江月』。 這兩齣戲都是由狄珊小姐所編寫,劇情內容大致上無二,說的是一個生長在落梅村名叫夏江龍的青年俠客,本來和青梅竹馬的丁翠羽兩小無猜,但丁翠羽卻被父親許配給門當戶對武林世家公子馬天豪。 因為夏江龍是正派俠客,所以自然不會因為喜歡 的女子丁翠羽另配他人而消沉失志,反而是決定退讓成全,於是夏江龍包袱款一款便離開落梅村。也因為夏江龍的離開,讓丁翠羽來到西江畔,本來應該只是想睹物思人一番,沒想到遠遠看到一個和夏江龍同樣容貌貴氣打扮的青年男子。丁翠羽乍見這一張思念的臉,不疑有他的趨前走去,在貴氣公子面前如泣如訴的說起兩人從幼年建立起來的情誼,男方怎麼可以就這樣一走了之。 這個被丁翠羽誤認的貴氣青年,是跟夏江龍同貌的朱公子(韓秀),這位朱公子和夏江龍相同的只有一張臉皮,其他諸如個性、性情還有處理人我關係的手法都大不相同。朱公子莫名其妙的被一個美貌女子攔路哭訴,並且這位美貌女子很顯然地將馮京誤做馬涼,他打量眼前女子片刻,似乎覺得此姝很有意思,接著就毫不客氣的直接挾持丁翠羽同行,甚至還讓丁翠羽的未婚夫馬天豪誤會挾持弱女的人是夏江龍。 看西江月和新西江月這兩齣戲,我的觀賞重點一直都落在朱公子韓秀身上。我從前後分別飾演韓秀的兩位演員身上看到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自然就呈現出兩個版本看似雖都是反派,但是本質很不相同的兩版“韓秀”。 先說楊麗花團長演出的朱公子韓秀,楊版韓秀看來給人甚有機謀、城府深沉的感覺,不管面對與自己有直接利益關係的石夫人亦或是猶如禁臠的丁翠羽,楊版韓秀都表現出一種令人難以揣度的莫測之感。楊版韓秀整體呈現出來的氣質偏向冷峻,每一次與人互動的言談反應,都透著一種企圖看破對方或看穿對方的凌厲,並且那時不時泛上嘴角的冷笑、狂笑亦或是打哈哈式的笑聲,都在營造一種壓迫感,搭配上絲毫沒有半點笑意的眼神,楊版韓秀確實有梟雄之感。 另外楊版韓秀與丁翠羽的互動給我的感覺是帶著上下位階的權力關係,楊版韓秀之於丁翠羽是絕對以上對下的姿態,在權力天平上,楊版韓秀也是處在絕對的優勢位置,他看待丁翠羽如禁臠,丁翠羽是他看上的人,那麼他就不允許丁翠羽心中還有其他人。即使未來他對丁翠羽厭棄了,但丁翠羽...

[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人物誌4

超完美人設 西夏公主李無雙 綜觀天龍傳奇一劇雙生雙旦四個角色,李無雙這個角色的設定與塑造堪稱四位主角中人物設定最好的一位,李無雙身上可以看見幾個很經典的文學或戲劇形象融合的痕跡,也可以看出江編(江佩玲)在塑造李無雙一角時投注許多心力,終於成就了一個堪稱電視歌仔戲中最智勇雙全的女主角。 為什麼我說無雙是四個主角中設定最好的一位?就讓我們從角色出場來看,第一男主角楚小天作為全劇最主要的敘述者,成人版小天一出場是在一片青青草地放風箏,沒有衝突、沒有緊張,純粹以敘述開場;第二男主角霸爺甫一出場,就見他馳騁馬上,讓本來平靜的街道多了騷動,並且還差一點讓路人無故波及受傷,充滿衝突與戲劇張力的出場,雖然令觀眾印象深刻,但霸爺出場的形象並不正面;緊接著登場的第二女主角韓小嬌,只見一頂官轎出現在林間小徑,接著一群貌似打劫的毛賊團團包圍小轎,韓小嬌一揭開轎簾,眼前是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甫出場就陷入極為緊張危險的處境,不只營造戲劇張力,也讓觀眾預期了英雄救美的戲碼即將登場,果不其然,楚小天及時出現,符合了觀眾的預期心理。不過,韓小嬌出場手無縛雞之力的嬌弱模樣,給人一種“花瓶”之感,這樣的出場不算負面,但沒有多麼出人意料之外;對應韓小嬌,第一女主角李無雙的出場,是在一場混戰中,以旋風之勢加入戰局,並且手起刀落,輕輕鬆鬆就打開本來膠著的亂局。從出場短短的一場戲中,點出其武功之高,且頗具殺伐決斷能力,而且,一個回眸的特寫鏡頭,與楚小天瞬間怔楞的神情,告訴所有的觀眾,李無雙不只是個武功高強的女子,還是一個極其美貌的神秘女子。 李無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主動地出現在戰局中,並且以快速扭轉戰局的方式凸顯出她藝高膽大的特質,再者,透過特寫與楚小天的表情,烘托出無雙令人驚豔的容貌。 甫登場的無雙不僅挾帶緊張與衝突的戲劇張力,還有一股難以忽略的強勢氣場,其姿態就彷彿在告訴觀眾,她是不容忽視的存在,這樣的出場,是令人極其驚豔的起手勢。 無雙與楚小天以不打不相識的開場結緣,接下來,兩個人一見面就爭執,但隨著兩人一起大破妙天幫、解救盧大人,雙方之間的化學變化開始產生,無雙這個角色也有了變化。剛出場時的無雙,艷若玫瑰、冷若冰霜,然而,當她和楚小天共同經歷一些事情之後,她形於外的強悍開始有了縫隙。原來,無雙那迥異於中原女的美貌與裝束都與她的身世有關,她是西夏國的長公主,為了皇權之...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冒辟疆》

(圖片來源:網路) 《江南才子 明末遺少--冒辟疆的流離人生》 在聊冒辟疆這個角色之前,想先分享一下我看陳亞蘭小生在電視歌仔戲演出的角色特性。 亞蘭小生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之後,除了第一年因為還是新人,所以尚未演出較具分量的角色。不過,她蟄伏的時間不長,很快的,到了楊團第二年,就開始挑大樑演出男一號(鐵漢柔情中飾金滿堂),接著又演出和楊團長對壘的第一反派,龐涓(孫臏與龐涓)。自此之後,亞蘭小生在楊團的位置幾乎就已奠定,她是楊團的副生,楊團長擔綱主角的時候,亞蘭小生幾乎就是第二男主角。 打從亞蘭小生加入楊團之後,楊團的戲從武俠奇情走回了歷史老戲的路子,大多時候擔任第一男主的楊團長飾演的角色多數是歷史上真有其人的人物。然而,身為男二號的亞蘭小生,所演的角色就未必全都是真實的人物,也可以說,亞蘭小生詮釋的杜撰人物多過真實歷史人物。對於演員來說,詮釋純粹的虛構人物,少了歷史形象的包袱,多了自我揮灑的空間,可以說,角色是由編劇和演員一起塑造起來的,好的演員可以讓一個虛構的角色在演出的過程中長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而演起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對於演員來說就多了一重對角色的歷史形象理解。畢竟,如果一個演員把謀定後動的孔明演成一個衝動派,肯定引來罵聲一片,這是演員在演繹歷史人物不得不忽略的要點。 所以,在聊亞蘭小生在順治與康熙一劇飾演的冒辟疆之前,不得不說一下冒辟疆是何許人?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和方以智(1611-1671),陳貞慧(1604-1656),侯方域合稱明末四公子之一。 明亡之前,冒辟疆是出身書香世家的文人公子,明亡之後,是他顛沛流離生涯的開始。雖然明亡之後,南方陸續建立起南明政權,然而風雨飄搖的南明小朝廷並沒有眾志成城的在復明大業上努力,反而延續晚明腐敗的政治,權奸亂政,整個弘光小朝廷就如一鍋稀泥,而冒辟疆這樣一個曾和明末文人團體復社過從甚密的讀書人就成了朝廷權奸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於是他開始帶著家人妻小四處流離,這段時間,他從如皋到南京,在南京被構陷入獄,後來得以出獄還是因為弘光小朝廷倒台了,他才得以逃出生天。然而,他的流離還沒結束,接著他又從南京逃往浙江鹽官,這一路顛沛流離,“遇大兵,殺掠奇慘”,“僕婢殺掠者幾二十口,生平所蓄玩物及衣具,靡孑遺矣”。 經此一劫之後,冒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