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劇場歌仔戲]台灣國際藝術節-狐公子綺譚(唐美雲歌仔戲團)


印象中,我已經很沒有看唐團的戲如此開懷了,狐公子綺譚是我近幾年的唐團觀戲經驗中最愉悅的一齣戲。

興許之前看了TIFA的另一齣戲孽子,讓我在看狐公子的時候頗有感觸,這兩齣戲對我來說,都有跨界的質素在其中。孽子是大張旗鼓地打著跨界之名,然而,全劇我只見各種表演風格在舞台上各自表述,即便被蓄意的擺放在一個舞台上,仍舊水是水、油是油,完全不見融合為一的安排;反之狐公子,是傳統戲曲歌仔戲,卻在音樂上自然地融入西洋音樂與音樂劇的元素,這一點,讓我在看戲的過程忍不住微擺身體,有一種想起身舞動的衝動。另外,劇中幾段群狐起舞的的片段,也讓我在看戲的同時想起了音樂劇「貓」。然而,音樂舞蹈的跨界元素,在我看來沒有混淆了歌仔戲的本色,反而讓我看見了歌仔戲依舊生猛且兼容並蓄的劇種特質。

狐公子這齣戲,我的喜愛的程度,上半場>下半場。如同節目單編劇施如芳所說,希望透過“狐公子”一劇以「人狐戀」勾掘歌仔戲的「情色之身」,上半場由錦上花率領的男狐們高喊著「解放女娘」似乎就開門見山地點出施編在節目單所言的戲之初衷。於是,當劇情鋪陳帥氣的狐奇被指派去解放歐陽小姐、瀟灑的狐巧則去顧陳夫人這一攤,我覺得是貼合編劇自己對這齣戲的設定的。

這一段以解放女娘為手段的戲劇安排,在我看來確實觸碰到女性的情色想像。在那個禮教大防高過一切的時代,女性不論未嫁亦或出嫁,都不被允許去認識被禮教壓抑下的“另一個自己”。即便,我們都知道過去女性的嫁妝壓箱底是一冊春宮畫,然而,習得這些男女之事,為的是“敦倫”,敦從“男女大倫”,男女之事是為了延續香火、是為了敦固人倫。於是,女人面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慾望不能大方坦承,而必須將之壓抑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生育使命下。但凡談情言色的女人,都不是普遍認知中的「良家婦女」。然而,狐公子的上半場,先安排了官家千金歐陽小姐對故事的好奇,對那些男性父權(父親)不允許的事情感到好奇,進而,在狐奇的靠近引逗中,蛻變成為另一個「杜麗娘」。

是的,看著舞台上與狐奇談情互動的歐陽小姐,我不自覺得將這個戲劇形象與湯顯祖筆下那一位在春日爛漫中驚見滿園春色,而在豔豔春色中與夢中書生相會奼紫千紅之中,並且在與書生金風玉露一相逢之後,認識了禮教之外的另一個自己,明白了甚麼是「情之不知所以,一往而深,而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慾之悟。

狐公子的戲劇安排,歐陽小姐已讓我聯想到了牡丹亭的杜麗娘,然而,歐陽小姐的談情僅只前菜,在我看來解放女娘的重頭戲是陳夫人。一個看似端莊嫻雅的員外夫人,因為風雨夜的奇遇,那些長久被壓抑的情色想像,在這個荒道野廟這個不屬禮教轄下的空間,徹底地從情色想像中解放出來。陳夫人夢中出現的兩個男子,一個官人、一個浪人,前者威武、後者風流,這兩種形象與現實生活中一身銅臭粗鄙不已的丈夫截然不同,興許因為荒道野廟這個游離出現實之外的場域,興許因為一晚上接連見到幾個男性,那些狂放的情色想像就在夢中一一上演,夢中的陳夫人,左擁右抱,雙星伴月,唱起「再來一遍行不行」的調情之聲,她不只是遊園驚夢的杜麗娘,更是一縷芳魂夜半幽媾柳夢梅的杜麗娘。

在我看來,施編所說以「人狐戀」勾掘歌仔戲的「情色之身」,就在陳夫人與夢中兩男大跳3P豔舞的瞬間,有了最實質的演繹,也是上半場點出「解放女娘」的重頭戲。

在此不能不提,飾演陳夫人的許仙姬徹底解放的突破演出,讓陳夫人這個角色熱辣鮮活,再加上許仙姬過去那溫婉賢良的戲劇形象與此形成的強烈反差,讓陳夫人這個角色的趣味加乘。陳夫人的情色3P夢,堪稱全劇我看得最滿足的一段。

下半場,戲的重心從「解放女娘」轉了一個大彎,轉到錦上花與女道姑妙月之間延續前世的今生未了緣。至此,全劇的主題一拐,從前半場的解放女娘變成了前世今生不了情。下半場對我來說,走回了歌仔戲常見的生旦戲,不管是今生的風流男狐錦上花與女道姑妙月,亦或是前世的癡情男兒寧公子與花魁月天香,雖談談得纏綿悱惻,但對比上半場而言,卻少了令我驚豔的狂想異色。

不過,男女主角下半場的生旦戲,因為主演的唐團長與許娘子默契十足,唱作俱佳,我除了偶爾小小走神之外,還是被這兩位精彩的演出所折服。尤其是錦上花最後送妙月一程,兩人準備分道揚鑣之際,當妙月一個背轉身,只見錦上花猛一回頭,那從前世延續到今生難以捨離的鍾情,在一個箭步上前握住妙月手腕的一瞬,情意盡洩。這一握,從前世盼到了今生;這一握,從執念轉為放手……這一握,彷彿替前世未了的情今生難圓的緣畫下一個句點,因為下了句點,所以即便情難依依,卻也依舊要分走兩道。即使完美不可得,卻也在一握中領悟“捨得”,至此,人狐分別,那揮別的手勢不見執念只見釋然,我也在角色揮手相別的畫面中,看到另一種完滿。

雖然,看完之後,我覺得戲的主題在一個中場休息過後就來個大拐彎,從前半場的生猛轉回了後半場的優婉,但是,施編越來越嫻熟的說故事技巧仍然讓我沒有窒礙的看完了整個故事。同時,專業的幕前演員,不論是資深的唐團長、許娘子、小咪與許仙姬等硬底子,或者是恰如其分的綠葉老生呂瓊文武和吳承志,又或者是一票年輕卻已能在舞台上盡情揮灑的林芳儀、王婕菱與郭佳芝等一眾演員同心協力的賣力完成一台戲。還有,王世信老師的寫意舞台,周六晚上看戲之後還特別參加了舞台導覽,更加佩服王世信老師在舞台設計的創意與專業。最後,不能不說這齣戲好聽的編腔曲調,不管是新曲調,或者是傳統的七字都馬與耳熟能詳祥的電視調,都在劉文亮老師的巧妙的編排下,為整齣戲增添難以磨滅的光彩。

這齣帶給我無比歡樂的劇作,卻因為劉文亮老師無預警地離開,留下了一筆無限遺憾的餘韻……我知道,歌仔戲還會繼續前行,只是,少了一個我們熟悉的聲調相陪,難免惋惜、難免唏噓、難免喟嘆,這一份難免的心情,我想是許多一路以來熱愛歌仔戲、喜歡歌仔戲的朋友們的悵然。

為了感謝劉文亮老師留給大家這一個精采的遺作,特別寫下這一份戲後感想,作為一個多年的歌仔戲迷,小小的念想。

劇名:狐公子綺譚
編劇:施如芳
導演:柯宗明
演員:唐美雲、許秀年、王海玲(特邀)、小咪、許仙姬、呂瓊文武、吳承志、林芳儀、王婕菱、曾玫萍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懷舊歌仔戲]西江月PK新西江月

我看楊版韓秀&陳版韓秀 最近晚上狂翻牌子,最愛翻的還是我的初戀歌仔戲『新西江月』,除此之外,最近也補看了新西江月的前身『西江月』。 這兩齣戲都是由狄珊小姐所編寫,劇情內容大致上無二,說的是一個生長在落梅村名叫夏江龍的青年俠客,本來和青梅竹馬的丁翠羽兩小無猜,但丁翠羽卻被父親許配給門當戶對武林世家公子馬天豪。 因為夏江龍是正派俠客,所以自然不會因為喜歡 的女子丁翠羽另配他人而消沉失志,反而是決定退讓成全,於是夏江龍包袱款一款便離開落梅村。也因為夏江龍的離開,讓丁翠羽來到西江畔,本來應該只是想睹物思人一番,沒想到遠遠看到一個和夏江龍同樣容貌貴氣打扮的青年男子。丁翠羽乍見這一張思念的臉,不疑有他的趨前走去,在貴氣公子面前如泣如訴的說起兩人從幼年建立起來的情誼,男方怎麼可以就這樣一走了之。 這個被丁翠羽誤認的貴氣青年,是跟夏江龍同貌的朱公子(韓秀),這位朱公子和夏江龍相同的只有一張臉皮,其他諸如個性、性情還有處理人我關係的手法都大不相同。朱公子莫名其妙的被一個美貌女子攔路哭訴,並且這位美貌女子很顯然地將馮京誤做馬涼,他打量眼前女子片刻,似乎覺得此姝很有意思,接著就毫不客氣的直接挾持丁翠羽同行,甚至還讓丁翠羽的未婚夫馬天豪誤會挾持弱女的人是夏江龍。 看西江月和新西江月這兩齣戲,我的觀賞重點一直都落在朱公子韓秀身上。我從前後分別飾演韓秀的兩位演員身上看到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自然就呈現出兩個版本看似雖都是反派,但是本質很不相同的兩版“韓秀”。 先說楊麗花團長演出的朱公子韓秀,楊版韓秀看來給人甚有機謀、城府深沉的感覺,不管面對與自己有直接利益關係的石夫人亦或是猶如禁臠的丁翠羽,楊版韓秀都表現出一種令人難以揣度的莫測之感。楊版韓秀整體呈現出來的氣質偏向冷峻,每一次與人互動的言談反應,都透著一種企圖看破對方或看穿對方的凌厲,並且那時不時泛上嘴角的冷笑、狂笑亦或是打哈哈式的笑聲,都在營造一種壓迫感,搭配上絲毫沒有半點笑意的眼神,楊版韓秀確實有梟雄之感。 另外楊版韓秀與丁翠羽的互動給我的感覺是帶著上下位階的權力關係,楊版韓秀之於丁翠羽是絕對以上對下的姿態,在權力天平上,楊版韓秀也是處在絕對的優勢位置,他看待丁翠羽如禁臠,丁翠羽是他看上的人,那麼他就不允許丁翠羽心中還有其他人。即使未來他對丁翠羽厭棄了,但丁翠羽...

[金庸劇]2019新倚天屠龍記-楊逍1.0篇

曾經說過,金庸劇就是一種會讓我忍不住手賤點開的東西。然後,開了頭,就以「嫌貨就是買貨人」的態度看下去。 前三集,考驗觀眾的耐性,尤其是果郡王演出的張翠山。原著中的張五哥翠山跟妖女殷素素是前面1/4的主角,老爸幾乎搶盡兒子的風采,我看原著就喜歡老爹勝過兒子,老爸不只帥氣,還寫得一手好字,夜半看到美麗女森還會害羞臉紅不知所措,又帥又萌的屬性難怪素素下手很快。 但是19新倚天的果翠山一整油膩中年大叔貌,這不是張翠山啊 😱 😱 !!!!! 還好,就在我百無聊賴拿新倚天當背景時候,一個酷帥跩邪的白色身影橫空出世,「明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光明左使,楊逍。」這種台詞沒講好就膩了,但是這個楊逍說起來一點都不違和。接下來,就看他負手在背,進退之間猶如散步,一面比武還不忘開口擠兌人。  (楊逍:林雨申飾   滅絕師太:周海媚飾) 只見楊逍酒樓撫琴飲酒,對上陣仗齊全的峨嵋派。楊逍對上滅絕師太依舊不改壞嘴本性,張口就是「為親夫報仇啊!」「想讓你的愛徒跟你親夫一樣嗎?」「啊你個死尼姑!」,激得滅絕師太森77,兩人開打破壞酒樓家具擺設樣樣來。 楊逍對陣滅絕師太時,還有暇順帶勾上紀曉芙,也開啟改編影劇版少不了的逍芙戀。原著裡,楊逍紀曉芙這一段情感金庸寫得隱晦。兩人怎麼相遇、相戀復又分離皆沒明寫,只有紀曉芙死前跟滅絕師太幾句輕描淡寫帶過。然而,紀曉芙卻用兩人的女兒名字「楊不悔」,為這一段情感留下耐人尋味的註腳。94年倚天屠龍記對「逍芙戀」濃墨重彩的改編,成功塑造孫興版楊逍。自此,翻拍倚天屠龍記,幾乎沒編劇不再「逍芙戀」下功夫。                                         (楊逍:林雨申飾    紀曉芙:鄔靖靖飾)                           而劇中用一段「代理保姆」的情節橋段,讓紀曉芙的良善本性得以發揮,也讓她重新省視「正邪...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王文英、王伯東、周胡》

(圖片來源:網路) 《從宋仁宗到王文英》 為了好好的落筆寫這一篇,我重看了當年沒有看全的君臣情深,並且,因為看2003的新版君臣之餘,還去找了1987年舊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當初看老版的王文英時,年紀尚小,只記得楊團長演王文英,許秀年演女主角,其他的角色印象都不深刻。然而,此番回味舊版,才知道為什麼不少人喜歡老版中陳亞蘭的宋仁宗。 在聊君臣情深之前,先簡單說一下亞蘭小生版的宋仁宗。 宋仁宗可說是北宋眾皇帝中傳奇故事最多的一個,除了人人耳熟能詳的狸貓換太子之外,仁宗朝堪稱名臣能人輩出,所以,長久以來,宋仁宗都給人一種寬容仁厚的君王形象。 不過,1987年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給了觀眾一個不太一樣的宋仁宗,這個仁宗給人一種少年皇帝的感覺,渾身透出一股青春稚氣,對於深宮內院的生活備感乏味無聊,一直都希望可以走出從小到大生長的九重宮闕,去看一看這一片屬於他的家國,到底有甚麼不一樣的風貌?不一樣的景色? 所以,當他最初在御花園中將御馬飛行的王文英誤認為神仙的時候,只見仁宗一臉興奮,像是發現太陽底下新鮮事的小孩,滿臉喜色二話不說的屈膝就拜,滿口祈求的就是希望突然顯靈的神佛可以成全他四處遨遊的心願。 隨後,仁宗和誤闖御花園的王文英碰上了,當他知道原來御馬飛行的人不是神仙而是王文英的當下,仁宗的反應不像一個世故的君王,反而像個終於找到玩伴的少年,就見他一臉雀躍地拉著王文英,拜託這個有著飛天寶馬的王文英可以帶著他去遊歷大江南北,他宛如一隻就要掙脫牢籠的興奮小鳥,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快點離開皇宮,快意自在地去暢遊那些詩詞歌賦中再三稱美的江南煙雨。 戲中的仁宗非常的孩子氣,不論他跟王文英相處,或是跟皇后的互動,都透顯出這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少年皇帝。和王文英相處的時候,仁宗的眼睛總是綻放著興奮的光芒,那是一個突然看見天地寬闊的少年,乍見各種新鮮事時難以掩藏的驚喜。和皇后互動的時候,仁宗就像個年紀略小的弟弟,皇后倒有幾分長姐的味道,他知道自己和王文英出宮同遊的約定茲事體大,所以起初還不敢讓皇后知情,還是因為在御花園中等待王文英被皇后發現,這才在皇后的誘導之下和盤托出,兩人的互動與其說是夫妻,毋寧更像是姊弟。 這樣少年心性,愛玩耍愛自由的宋仁宗,亞蘭小生的詮釋,堪稱靈動,某種程度也算是本色演出。當年演出宋仁宗時亞蘭小生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