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劇場歌仔戲】曲判記

 

這齣三十年前的經典公堂戲,新編搬上舞台。全劇圍繞的核心主題,「公理與私情之間的權衡」,換言之,你對公平正義的價值有多堅定,取決於你的利害關係與價值距離的遠近。

曲判迴圈

上下半場基本上環繞著男主角劉劍平的兩場「徇私曲判」的判案過程。

第一場徇私曲判,源於獲罪的人是大舅子嚴白駒,劉劍平思忖岳父一家不僅是親戚,更是自己人生與官場的貴人,基於此,他無法直接「依律判案」。所以,他以自覺周全的方式—抓小放大治大舅子嚴白駒非法拘禁打四十大板,人命重罪就囫圇帶過;避重就輕將被軟禁的江若琴放歸張帆,又給了銀兩賠償算是補過。

然而,第一場曲判埋下禍根,施恩的人要他的命、抱愧的人救他的命。

劉劍平死裡逃生後同時陷入更大的曲判迴圈中,也把身居刑部尚書的岳父嚴輝也扯入迴圈中,究竟要遵循律法維護公理,還是要切割禍星嚴白駒但保存翁婿仕途與家門存續,這是下半場第二場曲判最大的拉扯,全劇最後沒有給一個明確的結局,留下一個最大的懸念,依舊扣合核心「公理與私情之間的權衡」該當如何?

新官上任的劉劍平,初入官場就遇到「公理與私情」糾結的靈魂拷問,他不是宛如烏托邦美好想像的包青天,他是一個有正義感也有私心的普通人,殺人償命的律法與恩重如山的情誼在天平的兩端,他的兩難,非常普羅,放在今天,許多政治人物或是一般人,都會有這樣靈魂糾結的時刻。

然而,劉劍平兩難卻不雙標,因為他始終對徇私的自己備感愧疚心虛,自知並不是民眾口中的恩官與清官。光是這一點,好過許多當今社會我們看到的許多雙標政客,事不關己的時候,公平正義都講得震天響,自我標榜為「政治的完人,道德的長城」一旦涉及自身,面對公平正義的質疑就只能回答「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推的妹夫

全劇的劇情推動者,莫過於一開場就強搶民女、誤殺漁婆,後又惡行升級一手滑就把妹夫推落洞庭湖的大反派—嚴白駒。

這齣戲最有趣的一點是,幾乎每一個角色都陷入如滾雪球越滾越大的「曲判迴圈」中痛苦憂懼。但是,造成這一切問題的始作俑者—嚴白駒,基本上自外於迴圈的痛苦,他從沒意識需要對這樣的亂局擔負任何責任。嚴白駒就是個長大的巨嬰媽寶,他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不屬於自己美女說搶就搶,該自己承擔的罪責就哭爹喊娘,劇情到了最後,他仍舊沒有真正的悔意,他把自己活成所有人的災難,也把自己活成所有人負擔。然而,沒有人有義務要扛起這個災難,所以,當「公理與私情之間的權衡」必得取捨的時後,災難就只能被切割。

 傳承意味濃厚的作品

《曲判記》由唐團兩位國寶級大師唐美雲、小咪率領一眾青年演員演出。上半場,小咪飾演大反派嚴白駒,劉劍平則由中生代小生林芳儀飾演。小咪飾演起反派,不是七情上面膚淺的壞蛋,在角色塑造上,嚴白駒以一個紈褲子弟的形象出場,從強搶民女到一時誤殺漁婆,再到手滑推落妹夫劉劍平,給予角色惡意疊加的合理轉折。對於一個富貴窩的紈褲子弟來說,他從沒想過肉體的懲罰仍沒辦法把罪刑一筆勾銷,妹夫還以此告誡「暫且放過」,天大地大我最大的嚴白駒哪能接受妹夫手握「把柄」,要不被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知道把柄的人消失,這個惡意堆疊的過程,小咪詮釋得非常好。

上半場由林芳儀飾演劉劍平,芳儀也是唐團班底,最初看芳儀的戲是多年前的《燕歌行》,歷經《夜未央》的太子劉據再到《臥龍》中的諸葛瞻,這幾年來看到芳儀明顯的進步。《曲判記》是公堂戲,幸好上半場還有一場生旦戲,林芳儀的劉劍平與曾玫萍的嚴秀屏,舞台上的曖昧試探到案情攻防,兩人的表演相當亮眼。

下半場,劉劍平由唐美雲演出,從死裡逃生到再度升堂,唐美雲演繹出遭遇曲判反噬後心境的變化,以及當自己因遇險成為震驚朝廷大案的主人公後,面對困境如俄羅斯娃套娃的狀況,幾番轉折與掙扎。戲的最後,公堂之上拿下自己的烏紗帽,將全劇最大的懸念推到最高點,以演技將戲劇張力推到最高點,精彩非常。而下半場的嚴白駒則由青年軍演員吳宜臻擔綱,嚴白駒在下半場又是被父親痛揍、滾地求饒,亦或是被抓被囚,公堂嚴審等,都有大量的身段體力活,演員必須做完高強度的身段跟動作,也難怪《曲判記》被稱之為教科書般的作品,作為體現傳承之作,《曲判記》的演員安排與演出,確實呈現出高度的完成度。

三十年前的經典作品《曲判記》,三十年後來看除了毫不過時,還能夠映照許多當前的現況。三十年前《曲判記》錯過了,幸好,三十年後遇見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金庸劇]2019新倚天屠龍記-楊逍2.0篇

上一篇《一見楊逍誤終身》只聊到楊逍 1.0 ,接著來跟大家分享帥度更上一層樓的楊逍 2.0 。 原著裡,楊逍正式登場是第十四章,從旁觀者的視角描述「只見離身五呎之處,站在一個粗布長袍的中年書生。何太沖夫婦相顧駭然,這書生何時到達,從何處而來,事先絕無知覺。」接著,又描述了這位中年書生的外貌「但見他四十來歲年紀,相貌俊雅,只是雙眉略向下垂,嘴邊露出幾條深深皺紋,不免略帶衰老淒苦之相。他不言不動,神色漠然,似乎心馳遠處,正在想什麼事情。」 19 版林楊逍在暌違多集之後,於 12 集再度登場,正是原著中楊逍正式登場的一段。距離劇中逍芙戀又隔經年,一襲白袍飄飄,他一人踽踽獨行,臉上的神色宛如原著描述「神色漠然,似乎心馳遠處,正在想什麼事情。」多了鬍子的楊逍 2.0 版,有別於楊逍 1.0 版的傲氣畢露,眉宇之間少了青年時期收不住的狂狷,微歛的眉眼帶著沉鬱之氣,沒有太多表情的面孔,確實透出一抹神思邈遠,不知道正在想什麼的模樣。 林楊逍的形象,高度還原書中的楊逍,尤其是過去各版帥則帥矣卻未見的書生氣,林楊逍卻是俊雅之餘,還有一份書卷之氣,加之他的容貌清癯,不言不笑之時,確實隱然有種淒然之感。 看了多版倚天,唯有 19 版林楊逍猶如原著走出來的角色,神色宛然。 接下來是楊逍一角情緒跟情感轉折最劇烈的一段。一開始先是輕鬆閃過何氏夫婦的埋伏,並且依舊維持一貫的悠閒氣度折損對手。 19 版倚天設計楊逍的武術動作相當用心,總讓他負手在背,給人一種氣定神閒,談笑間舉重若輕的挫敗敵手的從容,同時也顯露出楊逍藝高人膽大的絕技。 隨著張無忌述說來意,楊逍的反應、楊逍的情緒轉折接續了《逍芙戀》的下半闕。在紀曉芙堅決不受利誘死於非命為《逍芙戀》寫下了驚心動魄的上半闕。乍聽情深緣淺的愛侶紀曉芙死訊的楊逍,則續寫了《逍芙戀》蕩氣迴腸的下半闕。 原著描述楊逍乍聞紀曉芙死訊時「楊逍心頭大震」、「本來臉色蒼白,這時更加沒有半點血色」、確認曉芙死訊不可置信竟至暈厥。一番大悲大痛的情緒,讓楊逍差點身首異處,完全不同於剛出場時「處變不驚的光明左使」形象。這一番描寫,讓紀曉芙片面描述的「逍芙戀」有了另一面的補足,逍芙兩人的情感遠比字面描寫來得深刻。紀曉芙的深情,已經用性命來註解,楊逍的深情,則用難以控制的悲痛來彰顯。 19 版的林楊逍用細膩的眼神、沉鬱的聲音表...

[金庸劇]2019新倚天屠龍記-楊逍1.0篇

曾經說過,金庸劇就是一種會讓我忍不住手賤點開的東西。然後,開了頭,就以「嫌貨就是買貨人」的態度看下去。 前三集,考驗觀眾的耐性,尤其是果郡王演出的張翠山。原著中的張五哥翠山跟妖女殷素素是前面1/4的主角,老爸幾乎搶盡兒子的風采,我看原著就喜歡老爹勝過兒子,老爸不只帥氣,還寫得一手好字,夜半看到美麗女森還會害羞臉紅不知所措,又帥又萌的屬性難怪素素下手很快。 但是19新倚天的果翠山一整油膩中年大叔貌,這不是張翠山啊 😱 😱 !!!!! 還好,就在我百無聊賴拿新倚天當背景時候,一個酷帥跩邪的白色身影橫空出世,「明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光明左使,楊逍。」這種台詞沒講好就膩了,但是這個楊逍說起來一點都不違和。接下來,就看他負手在背,進退之間猶如散步,一面比武還不忘開口擠兌人。  (楊逍:林雨申飾   滅絕師太:周海媚飾) 只見楊逍酒樓撫琴飲酒,對上陣仗齊全的峨嵋派。楊逍對上滅絕師太依舊不改壞嘴本性,張口就是「為親夫報仇啊!」「想讓你的愛徒跟你親夫一樣嗎?」「啊你個死尼姑!」,激得滅絕師太森77,兩人開打破壞酒樓家具擺設樣樣來。 楊逍對陣滅絕師太時,還有暇順帶勾上紀曉芙,也開啟改編影劇版少不了的逍芙戀。原著裡,楊逍紀曉芙這一段情感金庸寫得隱晦。兩人怎麼相遇、相戀復又分離皆沒明寫,只有紀曉芙死前跟滅絕師太幾句輕描淡寫帶過。然而,紀曉芙卻用兩人的女兒名字「楊不悔」,為這一段情感留下耐人尋味的註腳。94年倚天屠龍記對「逍芙戀」濃墨重彩的改編,成功塑造孫興版楊逍。自此,翻拍倚天屠龍記,幾乎沒編劇不再「逍芙戀」下功夫。                                         (楊逍:林雨申飾    紀曉芙:鄔靖靖飾)                           而劇中用一段「代理保姆」的情節橋段,讓紀曉芙的良善本性得以發揮,也讓她重新省視「正邪...

[金庸劇]2019新倚天屠龍記 岳父大人心裡苦但是岳父不說-楊逍3.0篇

自從無忌哥哥被成功拱上教主之位,楊逍也進入事業第二春的嗡嗡嗡時期,這個時期楊逍最牽掛應該是「楊家有女初長成」,而在旁人起鬨下(說的就是小顛跟蝠王你們倆)的不悔 + 無忌曖昧的「小兒女情事」,楊逍有著身為人父盼能喜得嘉婿的期待(嗯…沒錯,就是教父的期待啦 ~ )。 從楊逍 2.0 轉調走入楊逍 3.0 ,最重要轉折即不悔情歸何處。 說起楊不悔情歸何處,真心覺得金庸真是楊姓帥哥後爹,只要姓楊又長得帥的,金庸虐起來沒在手軟的。所以,楊康死於中毒又被烏鴉啃食肉身;楊過斷臂並且被迫獨身十六年;楊逍鰥夫,養大的寶貝女兒竟然嫁給從前情敵。 金庸真的給楊逍設了一個難解復又難堪的局面,面對紀曉芙的前未婚夫殷梨亭,楊逍難免心懷感愧,所以在他能力所及能夠給予的彌補,他都願意出力,例如:讓楊不悔去照料、幫著張無忌上少林、武當追兇等等。 原著裡,僅一筆盪過楊逍內心起伏,「楊逍為紀曉芙之事,一直對殷梨亭極為抱憾,口中雖然不言,心裡卻立定了主意,決意竭全力為他報仇,更命女兒好好服侍,稍補自己的前過。」 在 19 版劇中,將原著短短幾句話鋪排出細膩的內心戲,楊逍也不辜負編劇的厚愛,層次分明的完成。首先在 23 集,明教諸人齊聚殷六俠養傷房間,楊逍所站位置距離殷六病榻最遠,這個走位安排可謂細膩。聽無忌跟殷六論及傷重的對話後,楊逍細膩的一個側身,燭光掩映下臉上神情透著難以言說的黯然。隨後,楊逍以篤定口吻開解歷練甚少的無忌,並用短短幾句話「讓明教上少林寺替你六叔報仇。」「教主真是心地善良,不用擔心,此事是對方挑釁在先,我們就是把事情問個究竟而以。」將無忌從困局中拉出來。楊逍細膩演出從內疚之情,到表達立場再到解惑少年教主惶惑之心的轉折,一氣呵成,自然流暢。當楊張二人再度來到殷六房外,聽見病中昏迷的殷六哭著喊不悔「曉芙」,無忌面對長輩情事,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一旁的楊逍心境卻複雜許多。只見楊逍一聽「曉芙」隨即暗下眸光,臉上神情不是尷尬,而是舊傷被挑起的隱痛,然後眼眶一紅,深吸一口氣才穩住口氣對無忌說「事不宜遲,我們應該趕緊上少林。」說完強忍傷感,快步離去。 楊逍的表情跟肢體語言,恰好符合原著所書「楊逍為紀曉芙之事,口中雖然不言,卻一直對殷梨亭極為抱憾。」這一重尷尬又內疚的情緒,林雨申演來情真意切,深情不濫情,令人動人。 不過到此時為止,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