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韓秀》

(圖片來源:網路)

因為天龍傳奇的熱播,我每天除了追戲之外,也在追戲的過程中,忍不住回憶起很久以前,當我還是個隨著長輩一同在晚餐時間看歌仔戲的孩子,隨著劇中人物哼唱的曲調中,模模糊糊的感受著那些我還不完全能理解的故事與情感。

然而,儘管我當時年歲小,不能完全明白螢幕上的戲曲故事,但我卻記住了一張又一張粉墨登場的俊俏身形,花容月貌。

其中,有一張臉,不管她演繹甚麼樣的角色,配角也好,反派也好,癡情公子也好,武林豪客也好,就算在素有歌仔戲皇帝之稱的楊麗花阿姨身邊,也自有其奪目攝人光彩的青年小生,她是陳亞蘭,在我十一歲的時候,我記住了這個名字,這張臉。

對了,那時候的小生陳亞蘭,在戲中,她一人分飾兩角,一個夏江龍,一個韓秀,讓我深深記住的,是韓秀。

《最初的糖人兒 新西江月-韓秀》

韓秀,是新西江月整出戲中最大的反派,他的手操控了女主角翠羽乖離的一生,操控了一個叫做夏江龍的青年的江湖之路,也操控了許多和他有牽連的角色的人生,但是,他自己說穿了,也只是被權力所操控的棋子。

戲中,似乎每一件惡事,每一個陰謀,每一場算計,每一條人命,多多少少都可以看見韓秀的影子,但是,我卻始終無法討厭這個“壞人”,因為,在他每一次發怒後的狂笑,狂笑後的斂容,又或是每一次對翠羽的強留中,我看到韓秀這個角色在錦衣華服的背後,只是一個極度不安的任性男孩,一個企圖主控所有的一切,卻一直都被隱隱的不安所驅使的可憐人。

所以,看著他從最初見色起意強虜翠羽開始,他和翠羽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言語衝突,翠羽不管是正面攖其鋒,又或是婉言祈求,韓秀在一次又一次地回絕中,一點一點地對翠羽這個人投注他自己或許都沒有覺察的真心。這裡的真心,說的不是韓秀對翠羽身體的佔有欲,而是他一次又一次在被激怒之後,卻總是按耐所有的情緒,縱使他曾經在口頭上警告翠羽,或用一點肢體語言表達怒意,但他始終還是在兩人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不斷退讓,不斷的因為翠羽調整自己的底限,而這些退讓與調整,不就是在乎,不就是在意。

或許,有很多人會說,韓秀最後還是用強迫的手法強佔翠羽,但是,我卻在這個強佔的手段背後,看見韓秀有多麼的不安,多麼的在意,他或許久經風月,但他卻從來沒有真正“愛過”,所以,他用最拙劣的手法,一次一次地將情感送到翠羽面前,但卻始終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

我對原版由楊麗花團長演繹的韓秀印象很淺,所以,很難給甚麼評論。但是,陳亞蘭詮釋的韓秀,就給我前段描述的感覺,他就是一個不懂得怎麼愛的任性男孩,沒有人教他愛,沒有人引導他愛,所以,當他真的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他只會用強迫的方式,將自己的意念強行加諸在對方身上。而他之所以只會以這樣的方式愛人,也因為那些沒被演出來的韓秀的前半身,恐怕也是被其他人這樣強行加諸各種意念所左右的棋子。所以,當他面對心中難以言說的情緒與情感時,他永遠只會用強迫的方式要對方屈服。而當韓秀每一次強迫翠羽的時候,那臉上的流露的神情,眼中表現的醋意,還有那被惹惱後的狂笑,都像是一個任性的男孩,面對著自己最想要的珍寶,卻總是找不到真正將它捧在掌心的竅門。

這樣的韓秀,讓我捨不得責難他所做的一切,讓我不由自主地著迷,進而越來越心疼這個角色。

隨著劇情的推展,韓秀機關算盡,不只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也失去了他最愛的人還有生命。當我看見螢幕中亞蘭姊所詮釋的韓秀,在生命最後的慨歎,我只覺得韓秀固然為他所作所為付出應付的代價,但他也不過是權力場中的另一顆棋子罷了,這樣的結局,會不會太殘忍了?

小生陳亞蘭所詮釋的韓秀,是劇中最大的反派,儘管這個角色是傳統定義上的壞人,不過就因為這個角色,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欲望,不是為了使壞而壞的平面角色,而是一個讓人會感歎的悲劇人物。

於是,在我看戲多年後的現在,我仍記得,這一個我第一個喜歡上的歌仔戲角色。

(原文發表在臉書個人網誌、G+台灣歌仔戲社群)

留言

  1. 原來十一歲的你就是顏控了誒XDDD韓秀真的超帥氣啦,壞的比較有血有肉,他的感情不能說是他的軟肋,但至少我會知道他心底有一片柔情是為翠羽所留,儘管表達的方式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接受的,但是作為看戲者還是一眼就看出,他對這個女人是深愛的。
    團長的扮相真的是一副風流紈絝子弟,憑他的臉蛋,一齣戲里不給我摧朵花,難免會扼腕歎息(變態無誤)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後來我重新推算一下,我迷上韓秀的時候才九歲,我這小孩從小就喜歡衣冠禽獸,哈哈~
      說到韓秀,我真的很心疼他,其實他對翠羽真的是有愛的,只是,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沒辦法讓翠羽感受到愛,反而只招來恨,其實,我記得當年看戲的時候,我一直希望劇中可以透露一點點翠羽對韓秀不全是恨意的情感,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情意,我就覺得韓秀這一生起碼有一個人真心對他好....否則,他的一生就是一個代替品的存在,真的好可憐,嗚嗚

      最後百分百覆議你說的最後一段話,亞蘭團長不演紈褲子弟,不演辣手摧花根本就是暴殄天物啊!!!怎麼可以不把妹,怎麼可以不摧花,長這麼帥窩在家念經說教太浪費了,去,給老娘泡妞摧花去,哈哈

      刪除
  2. 《新西江月》是杨阿姨1988年的作品。嗯,我同意yoko大对韩秀的分析;就像《天龙传奇》里的龙霸天一样,以为用强迫的手法就是爱,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新加坡Tan Pico)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對新西江月這齣戲有"糖人兒情結",對韓秀這個亦然。
      從我分享的曲調總是很愛引用新西江月的片段就知道了,哈哈~~
      第一次看新西江月的時候,對韓秀這個角色的感覺就是一個"深情的反派",然而,多年之後再看,對韓秀這個角色有更多的體會,也更加同情韓秀這個角色的悲劇性。所以,當我看到他跟翠羽這兩人至死都沒有發展出對等的情感,覺得很可惜。
      單純就愛情這個部分來說,天龍傳奇中的霸爺比起韓秀,還是比較幸運的。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懷舊歌仔戲]西江月PK新西江月

我看楊版韓秀&陳版韓秀 最近晚上狂翻牌子,最愛翻的還是我的初戀歌仔戲『新西江月』,除此之外,最近也補看了新西江月的前身『西江月』。 這兩齣戲都是由狄珊小姐所編寫,劇情內容大致上無二,說的是一個生長在落梅村名叫夏江龍的青年俠客,本來和青梅竹馬的丁翠羽兩小無猜,但丁翠羽卻被父親許配給門當戶對武林世家公子馬天豪。 因為夏江龍是正派俠客,所以自然不會因為喜歡 的女子丁翠羽另配他人而消沉失志,反而是決定退讓成全,於是夏江龍包袱款一款便離開落梅村。也因為夏江龍的離開,讓丁翠羽來到西江畔,本來應該只是想睹物思人一番,沒想到遠遠看到一個和夏江龍同樣容貌貴氣打扮的青年男子。丁翠羽乍見這一張思念的臉,不疑有他的趨前走去,在貴氣公子面前如泣如訴的說起兩人從幼年建立起來的情誼,男方怎麼可以就這樣一走了之。 這個被丁翠羽誤認的貴氣青年,是跟夏江龍同貌的朱公子(韓秀),這位朱公子和夏江龍相同的只有一張臉皮,其他諸如個性、性情還有處理人我關係的手法都大不相同。朱公子莫名其妙的被一個美貌女子攔路哭訴,並且這位美貌女子很顯然地將馮京誤做馬涼,他打量眼前女子片刻,似乎覺得此姝很有意思,接著就毫不客氣的直接挾持丁翠羽同行,甚至還讓丁翠羽的未婚夫馬天豪誤會挾持弱女的人是夏江龍。 看西江月和新西江月這兩齣戲,我的觀賞重點一直都落在朱公子韓秀身上。我從前後分別飾演韓秀的兩位演員身上看到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自然就呈現出兩個版本看似雖都是反派,但是本質很不相同的兩版“韓秀”。 先說楊麗花團長演出的朱公子韓秀,楊版韓秀看來給人甚有機謀、城府深沉的感覺,不管面對與自己有直接利益關係的石夫人亦或是猶如禁臠的丁翠羽,楊版韓秀都表現出一種令人難以揣度的莫測之感。楊版韓秀整體呈現出來的氣質偏向冷峻,每一次與人互動的言談反應,都透著一種企圖看破對方或看穿對方的凌厲,並且那時不時泛上嘴角的冷笑、狂笑亦或是打哈哈式的笑聲,都在營造一種壓迫感,搭配上絲毫沒有半點笑意的眼神,楊版韓秀確實有梟雄之感。 另外楊版韓秀與丁翠羽的互動給我的感覺是帶著上下位階的權力關係,楊版韓秀之於丁翠羽是絕對以上對下的姿態,在權力天平上,楊版韓秀也是處在絕對的優勢位置,他看待丁翠羽如禁臠,丁翠羽是他看上的人,那麼他就不允許丁翠羽心中還有其他人。即使未來他對丁翠羽厭棄了,但丁翠羽...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冒辟疆》

(圖片來源:網路) 《江南才子 明末遺少--冒辟疆的流離人生》 在聊冒辟疆這個角色之前,想先分享一下我看陳亞蘭小生在電視歌仔戲演出的角色特性。 亞蘭小生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之後,除了第一年因為還是新人,所以尚未演出較具分量的角色。不過,她蟄伏的時間不長,很快的,到了楊團第二年,就開始挑大樑演出男一號(鐵漢柔情中飾金滿堂),接著又演出和楊團長對壘的第一反派,龐涓(孫臏與龐涓)。自此之後,亞蘭小生在楊團的位置幾乎就已奠定,她是楊團的副生,楊團長擔綱主角的時候,亞蘭小生幾乎就是第二男主角。 打從亞蘭小生加入楊團之後,楊團的戲從武俠奇情走回了歷史老戲的路子,大多時候擔任第一男主的楊團長飾演的角色多數是歷史上真有其人的人物。然而,身為男二號的亞蘭小生,所演的角色就未必全都是真實的人物,也可以說,亞蘭小生詮釋的杜撰人物多過真實歷史人物。對於演員來說,詮釋純粹的虛構人物,少了歷史形象的包袱,多了自我揮灑的空間,可以說,角色是由編劇和演員一起塑造起來的,好的演員可以讓一個虛構的角色在演出的過程中長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而演起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對於演員來說就多了一重對角色的歷史形象理解。畢竟,如果一個演員把謀定後動的孔明演成一個衝動派,肯定引來罵聲一片,這是演員在演繹歷史人物不得不忽略的要點。 所以,在聊亞蘭小生在順治與康熙一劇飾演的冒辟疆之前,不得不說一下冒辟疆是何許人?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和方以智(1611-1671),陳貞慧(1604-1656),侯方域合稱明末四公子之一。 明亡之前,冒辟疆是出身書香世家的文人公子,明亡之後,是他顛沛流離生涯的開始。雖然明亡之後,南方陸續建立起南明政權,然而風雨飄搖的南明小朝廷並沒有眾志成城的在復明大業上努力,反而延續晚明腐敗的政治,權奸亂政,整個弘光小朝廷就如一鍋稀泥,而冒辟疆這樣一個曾和明末文人團體復社過從甚密的讀書人就成了朝廷權奸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於是他開始帶著家人妻小四處流離,這段時間,他從如皋到南京,在南京被構陷入獄,後來得以出獄還是因為弘光小朝廷倒台了,他才得以逃出生天。然而,他的流離還沒結束,接著他又從南京逃往浙江鹽官,這一路顛沛流離,“遇大兵,殺掠奇慘”,“僕婢殺掠者幾二十口,生平所蓄玩物及衣具,靡孑遺矣”。 經此一劫之後,冒襄自...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王文英、王伯東、周胡》

(圖片來源:網路) 《從宋仁宗到王文英》 為了好好的落筆寫這一篇,我重看了當年沒有看全的君臣情深,並且,因為看2003的新版君臣之餘,還去找了1987年舊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當初看老版的王文英時,年紀尚小,只記得楊團長演王文英,許秀年演女主角,其他的角色印象都不深刻。然而,此番回味舊版,才知道為什麼不少人喜歡老版中陳亞蘭的宋仁宗。 在聊君臣情深之前,先簡單說一下亞蘭小生版的宋仁宗。 宋仁宗可說是北宋眾皇帝中傳奇故事最多的一個,除了人人耳熟能詳的狸貓換太子之外,仁宗朝堪稱名臣能人輩出,所以,長久以來,宋仁宗都給人一種寬容仁厚的君王形象。 不過,1987年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給了觀眾一個不太一樣的宋仁宗,這個仁宗給人一種少年皇帝的感覺,渾身透出一股青春稚氣,對於深宮內院的生活備感乏味無聊,一直都希望可以走出從小到大生長的九重宮闕,去看一看這一片屬於他的家國,到底有甚麼不一樣的風貌?不一樣的景色? 所以,當他最初在御花園中將御馬飛行的王文英誤認為神仙的時候,只見仁宗一臉興奮,像是發現太陽底下新鮮事的小孩,滿臉喜色二話不說的屈膝就拜,滿口祈求的就是希望突然顯靈的神佛可以成全他四處遨遊的心願。 隨後,仁宗和誤闖御花園的王文英碰上了,當他知道原來御馬飛行的人不是神仙而是王文英的當下,仁宗的反應不像一個世故的君王,反而像個終於找到玩伴的少年,就見他一臉雀躍地拉著王文英,拜託這個有著飛天寶馬的王文英可以帶著他去遊歷大江南北,他宛如一隻就要掙脫牢籠的興奮小鳥,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快點離開皇宮,快意自在地去暢遊那些詩詞歌賦中再三稱美的江南煙雨。 戲中的仁宗非常的孩子氣,不論他跟王文英相處,或是跟皇后的互動,都透顯出這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少年皇帝。和王文英相處的時候,仁宗的眼睛總是綻放著興奮的光芒,那是一個突然看見天地寬闊的少年,乍見各種新鮮事時難以掩藏的驚喜。和皇后互動的時候,仁宗就像個年紀略小的弟弟,皇后倒有幾分長姐的味道,他知道自己和王文英出宮同遊的約定茲事體大,所以起初還不敢讓皇后知情,還是因為在御花園中等待王文英被皇后發現,這才在皇后的誘導之下和盤托出,兩人的互動與其說是夫妻,毋寧更像是姊弟。 這樣少年心性,愛玩耍愛自由的宋仁宗,亞蘭小生的詮釋,堪稱靈動,某種程度也算是本色演出。當年演出宋仁宗時亞蘭小生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