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ep75 戲後感



Ep.75 漂白的契機
若曾看過我在ep72集提到霸爺(雲龍)性格的轉變,應該還依稀記得霸爺和雲天最後一次的靈魂對話中,霸爺曾經在言語之中指控母親:「母愛是自私,憑自己歡喜」,接著又對雲天哥哥指謫父親:「找到你爹是麻煩再添」,於是,親身經歷過真實與虛構的一再逆轉,真相和謊言之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至此他對待人與關係的信任機制已然全面崩解,接下來才有宛如哪吒『析肉剔骨』般對抗父權與親權的宣言「享受人生,天地任我作為」,完全凸顯出霸爺不願再依附於任何人與關係之下,意欲奪回自我生命的主導權的企圖(細節請見ep72的戲後感)。

然而,命運對霸爺的考驗未完,他未能以楚雲天之姿達成他稱雄天下的野心,萬般無奈地回歸他因重傷之後看似武功盡失的肉身。可是,上天關了一道門,勢必為其再開一扇窗,於是,霸爺得以再遇小嬌。此時的小嬌似乎對於自己的情感和心意都已經相當清楚,亦相當篤定,所以,她不管霸爺的態度與反應,在一番言談之中,將自己對霸爺的一番情意做了表述(雖說仍難免拿“醫者父母心”加減修飾一下,畢竟被表白的一方一直態度挑釁,女孩子表態到這種程度也多少臉皮子薄,所以拿了“愛你的心就是醫者父母心”這類超沒說服力的理由唬弄一番…腦袋清楚的人,應該就會直接略過)。儘管小嬌告白得不甚乾脆,但仍可見霸爺臉上神情的微妙變化,一種很想相信卻又難以相信的情緒,所以,他只能複雜難言的望著小嬌,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對霸爺而言,他的心境自與小嬌分別後又被幾次折磨得血肉淋漓,就算他被迫重回自己的肉身,然而信任機制既已破壞殆盡,對待置身的世界充滿怨氣沖天的敵意,他再一次在小嬌面前自剖,十幾年的荒謬人生讓他再也回不去了,當他的心境宛如一片斷壁殘垣的廢墟,他又該如何在廢墟之上重新建構起人與人之間信任與關係的橋樑?所以,他只能讓自己處在俯仰天地唯我一人的孤絕之中,只有自斷所有對人與關係的期待,他才能杜絕傷害與挫敗、失望與背叛。

然而,小嬌一番情深意切的諮商(我實在覺得小嬌絕對是心理系的),以及霸嬌本集第二段對話,小嬌言語中給予霸爺的提醒和反思,全都在告訴霸爺,他仍然有能力扭轉自己的命運,除了孤絕一人之外,霸爺還可以有其他的可能。儘管霸爺不以為然地回應小嬌將一切想得太過簡單,但是,霸爺的反應和神情很細微的透漏他內在的動搖,每當小嬌極富耐心的勸說之時,霸爺的眼神中的怨怒之色便會褪去幾分。

只是,小嬌愛的表態還是不夠直接,不夠強烈,此時霸爺缺乏一份強烈愛的表態讓他願意再一次探出腳步試圖“信任”。所以,接下來就由楚媽釋放無限愛意的母愛為霸爺再一次的人格變化帶來契機。

此時此刻的霸爺轉變的契機,必須要經歷一番“愛的洗禮”,這一份足以完成“洗禮意義”的母愛,近似榮格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中所提人類內在對於原始意象 (archetypal images)的『母愛原型』。唯有將心境孤絕如孤兒的霸爺重新置放回集體潛意識下的『母愛原型』當中,提供他無私且無償的絕對關愛與關懷,徹底包容他的慈愛與寬容,霸爺宛如孤兒一般的靈魂才能從中得到撫慰和寬慰,在『母愛原型』的情感中獲得成長與蛻變的力量,並且在無私的『母愛原型』無條件給予之下再一次重生成長。

若再次引用哪吒神話的隱喻,意即『析肉剔骨』三魂六魄無體可附的哪吒從人身-人身壞-泥身-泥身壞-寄身蓮花,這一番身體進化的過程凸顯出身體象徵的意涵:凡胎肉體的人身,因生命中至關密切的關係被狠絕的撕裂之後,靈魂離體,肉身也隨之毀壞。靈魂若要持續進化就必須要有新的肉身,逐漸成熟的靈魂就像是脫蛹而出的新生命,寄身蓮花以及最後再度化胎為肉身,意味著靈魂幾經蛻變的哪吒終於成為一個成熟的人。神話中哪吒身體隱喻最重要的推手就是太乙真人這位代表集體潛意識『父愛原型』的人物,促使哪吒從內而外逐步成熟,長出自我,終於再度走路社會制度之中,尋得相對應的位置,自此心安自定。

對應ep75中的雲龍(霸爺),那個真正讓他沒能衝破“關係”藩籬的決定性力量,就來自於楚媽那充滿無限母愛的一抱。在此,楚媽的形象又有新的轉化,從ep61小天夢境中代表『父權象徵』的楚媽,在面對已然孤絕如孤兒的雲龍,她一改前幾集中一見雲龍便提雲天的模式,也沒有再給雲龍社會倫常制度下的教養教訓,她以純粹的母愛,給予雲龍一個最深刻且包容的擁抱,這一抱,抱出了楚媽代表集體潛意識的『母愛原型』之象徵意義,也讓本欲『析肉剔骨』徹底背離人倫關係羈絆的雲龍(霸爺)產生了猶豫和掙扎。

另外,雲龍(霸爺)身體的破敗,再到附身小天肉身的經歷,最終轉回自己身體的結果,似乎也暗暗扣合哪吒神話中靈魂與身體的隱喻。猜測在ep76雲龍(霸爺)靈魂與身體的隱喻將會更加鮮明、更加凸顯。

ep75是雲龍再一次人格轉變的轉捩點,而決定性的關鍵力量,就來自於小嬌堅持關懷的愛情與楚媽毫無保留的親情,這兩股愛的力量,讓走到生命交叉口的雲龍(霸爺),不只產生動搖,也在他的心裡植入了“信任”的種子。接下來,種子的發芽與成長,就看ep76如何說之成理的鋪排。

看完ep75,讓我相信,雲龍即將再度蛻變,漂白的契機,就此開展。

註:簡單解釋一下榮格的“集體潛意識”,榮格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次組成:意識(自我)、個人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集體潛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包括祖先在內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迹。集體無意識和個人無意識的區別在於:它不是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榮格曾用島打了個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島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識;由於潮來潮去而顯露出來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個人潛意識;而島的最底層是作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

原型則是集體潛意識中形象的總匯,所謂的原型,是藉由特定的方法去體驗事情的天生傾向。原型普遍的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並且會在意識以及無意識的層次上,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與行爲。榮格認爲,歷史中所有重要的觀念,不管是宗教的,還是科學的、哲學的或倫理學的觀念,都必然能夠回溯到一種或幾種原型。
(引用自維基百科)

(原發表於臉書個人網誌與G+台灣歌仔戲社群)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懷舊歌仔戲]西江月PK新西江月

我看楊版韓秀&陳版韓秀 最近晚上狂翻牌子,最愛翻的還是我的初戀歌仔戲『新西江月』,除此之外,最近也補看了新西江月的前身『西江月』。 這兩齣戲都是由狄珊小姐所編寫,劇情內容大致上無二,說的是一個生長在落梅村名叫夏江龍的青年俠客,本來和青梅竹馬的丁翠羽兩小無猜,但丁翠羽卻被父親許配給門當戶對武林世家公子馬天豪。 因為夏江龍是正派俠客,所以自然不會因為喜歡 的女子丁翠羽另配他人而消沉失志,反而是決定退讓成全,於是夏江龍包袱款一款便離開落梅村。也因為夏江龍的離開,讓丁翠羽來到西江畔,本來應該只是想睹物思人一番,沒想到遠遠看到一個和夏江龍同樣容貌貴氣打扮的青年男子。丁翠羽乍見這一張思念的臉,不疑有他的趨前走去,在貴氣公子面前如泣如訴的說起兩人從幼年建立起來的情誼,男方怎麼可以就這樣一走了之。 這個被丁翠羽誤認的貴氣青年,是跟夏江龍同貌的朱公子(韓秀),這位朱公子和夏江龍相同的只有一張臉皮,其他諸如個性、性情還有處理人我關係的手法都大不相同。朱公子莫名其妙的被一個美貌女子攔路哭訴,並且這位美貌女子很顯然地將馮京誤做馬涼,他打量眼前女子片刻,似乎覺得此姝很有意思,接著就毫不客氣的直接挾持丁翠羽同行,甚至還讓丁翠羽的未婚夫馬天豪誤會挾持弱女的人是夏江龍。 看西江月和新西江月這兩齣戲,我的觀賞重點一直都落在朱公子韓秀身上。我從前後分別飾演韓秀的兩位演員身上看到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自然就呈現出兩個版本看似雖都是反派,但是本質很不相同的兩版“韓秀”。 先說楊麗花團長演出的朱公子韓秀,楊版韓秀看來給人甚有機謀、城府深沉的感覺,不管面對與自己有直接利益關係的石夫人亦或是猶如禁臠的丁翠羽,楊版韓秀都表現出一種令人難以揣度的莫測之感。楊版韓秀整體呈現出來的氣質偏向冷峻,每一次與人互動的言談反應,都透著一種企圖看破對方或看穿對方的凌厲,並且那時不時泛上嘴角的冷笑、狂笑亦或是打哈哈式的笑聲,都在營造一種壓迫感,搭配上絲毫沒有半點笑意的眼神,楊版韓秀確實有梟雄之感。 另外楊版韓秀與丁翠羽的互動給我的感覺是帶著上下位階的權力關係,楊版韓秀之於丁翠羽是絕對以上對下的姿態,在權力天平上,楊版韓秀也是處在絕對的優勢位置,他看待丁翠羽如禁臠,丁翠羽是他看上的人,那麼他就不允許丁翠羽心中還有其他人。即使未來他對丁翠羽厭棄了,但丁翠羽...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冒辟疆》

(圖片來源:網路) 《江南才子 明末遺少--冒辟疆的流離人生》 在聊冒辟疆這個角色之前,想先分享一下我看陳亞蘭小生在電視歌仔戲演出的角色特性。 亞蘭小生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之後,除了第一年因為還是新人,所以尚未演出較具分量的角色。不過,她蟄伏的時間不長,很快的,到了楊團第二年,就開始挑大樑演出男一號(鐵漢柔情中飾金滿堂),接著又演出和楊團長對壘的第一反派,龐涓(孫臏與龐涓)。自此之後,亞蘭小生在楊團的位置幾乎就已奠定,她是楊團的副生,楊團長擔綱主角的時候,亞蘭小生幾乎就是第二男主角。 打從亞蘭小生加入楊團之後,楊團的戲從武俠奇情走回了歷史老戲的路子,大多時候擔任第一男主的楊團長飾演的角色多數是歷史上真有其人的人物。然而,身為男二號的亞蘭小生,所演的角色就未必全都是真實的人物,也可以說,亞蘭小生詮釋的杜撰人物多過真實歷史人物。對於演員來說,詮釋純粹的虛構人物,少了歷史形象的包袱,多了自我揮灑的空間,可以說,角色是由編劇和演員一起塑造起來的,好的演員可以讓一個虛構的角色在演出的過程中長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而演起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對於演員來說就多了一重對角色的歷史形象理解。畢竟,如果一個演員把謀定後動的孔明演成一個衝動派,肯定引來罵聲一片,這是演員在演繹歷史人物不得不忽略的要點。 所以,在聊亞蘭小生在順治與康熙一劇飾演的冒辟疆之前,不得不說一下冒辟疆是何許人?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和方以智(1611-1671),陳貞慧(1604-1656),侯方域合稱明末四公子之一。 明亡之前,冒辟疆是出身書香世家的文人公子,明亡之後,是他顛沛流離生涯的開始。雖然明亡之後,南方陸續建立起南明政權,然而風雨飄搖的南明小朝廷並沒有眾志成城的在復明大業上努力,反而延續晚明腐敗的政治,權奸亂政,整個弘光小朝廷就如一鍋稀泥,而冒辟疆這樣一個曾和明末文人團體復社過從甚密的讀書人就成了朝廷權奸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於是他開始帶著家人妻小四處流離,這段時間,他從如皋到南京,在南京被構陷入獄,後來得以出獄還是因為弘光小朝廷倒台了,他才得以逃出生天。然而,他的流離還沒結束,接著他又從南京逃往浙江鹽官,這一路顛沛流離,“遇大兵,殺掠奇慘”,“僕婢殺掠者幾二十口,生平所蓄玩物及衣具,靡孑遺矣”。 經此一劫之後,冒襄自...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王文英、王伯東、周胡》

(圖片來源:網路) 《從宋仁宗到王文英》 為了好好的落筆寫這一篇,我重看了當年沒有看全的君臣情深,並且,因為看2003的新版君臣之餘,還去找了1987年舊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當初看老版的王文英時,年紀尚小,只記得楊團長演王文英,許秀年演女主角,其他的角色印象都不深刻。然而,此番回味舊版,才知道為什麼不少人喜歡老版中陳亞蘭的宋仁宗。 在聊君臣情深之前,先簡單說一下亞蘭小生版的宋仁宗。 宋仁宗可說是北宋眾皇帝中傳奇故事最多的一個,除了人人耳熟能詳的狸貓換太子之外,仁宗朝堪稱名臣能人輩出,所以,長久以來,宋仁宗都給人一種寬容仁厚的君王形象。 不過,1987年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給了觀眾一個不太一樣的宋仁宗,這個仁宗給人一種少年皇帝的感覺,渾身透出一股青春稚氣,對於深宮內院的生活備感乏味無聊,一直都希望可以走出從小到大生長的九重宮闕,去看一看這一片屬於他的家國,到底有甚麼不一樣的風貌?不一樣的景色? 所以,當他最初在御花園中將御馬飛行的王文英誤認為神仙的時候,只見仁宗一臉興奮,像是發現太陽底下新鮮事的小孩,滿臉喜色二話不說的屈膝就拜,滿口祈求的就是希望突然顯靈的神佛可以成全他四處遨遊的心願。 隨後,仁宗和誤闖御花園的王文英碰上了,當他知道原來御馬飛行的人不是神仙而是王文英的當下,仁宗的反應不像一個世故的君王,反而像個終於找到玩伴的少年,就見他一臉雀躍地拉著王文英,拜託這個有著飛天寶馬的王文英可以帶著他去遊歷大江南北,他宛如一隻就要掙脫牢籠的興奮小鳥,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快點離開皇宮,快意自在地去暢遊那些詩詞歌賦中再三稱美的江南煙雨。 戲中的仁宗非常的孩子氣,不論他跟王文英相處,或是跟皇后的互動,都透顯出這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少年皇帝。和王文英相處的時候,仁宗的眼睛總是綻放著興奮的光芒,那是一個突然看見天地寬闊的少年,乍見各種新鮮事時難以掩藏的驚喜。和皇后互動的時候,仁宗就像個年紀略小的弟弟,皇后倒有幾分長姐的味道,他知道自己和王文英出宮同遊的約定茲事體大,所以起初還不敢讓皇后知情,還是因為在御花園中等待王文英被皇后發現,這才在皇后的誘導之下和盤托出,兩人的互動與其說是夫妻,毋寧更像是姊弟。 這樣少年心性,愛玩耍愛自由的宋仁宗,亞蘭小生的詮釋,堪稱靈動,某種程度也算是本色演出。當年演出宋仁宗時亞蘭小生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