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ep77 戲後感

(霸嬌洞房花燭1)

(霸嬌洞房花燭2)

Ep.77 龍哥(霸霸)小登科,嬌妹這次來真的
這戲從第一集演到七十七集,終於出現一場真正的婚禮。嬌妹二度披嫁衣,這次真的要嫁人了,帶球跑的嬌妹主動開口請求婆婆做主,一心要嫁給她此生非卿不嫁的龍哥(霸霸)。

嬌妹此話一出,別說是古代女性,就連現代女性都比不上她,主動向男方求婚,完全無視歷來男方求親約定俗成的俗禮。總之,不管如何,她既然已經認定了龍哥,就再也沒有任何猶豫,儘管知道郎君此行歸期難定,她仍舊義無反顧,二話不說的非卿不嫁。嬌妹開口求婚的眼神與表情透露出無比的篤定和堅定,龍哥儘管一開始驚訝復又回絕,然而,嬌妹的意念堅定到在場眾人幾乎都沒辦法回駁她。而另一位當事人龍哥雖然一開始拒絕,但我想身為男人的龍哥被心愛的嬌妹求婚,心裡大概已經充滿飛舞的蝴蝶,奔跑的小鹿,於是口頭拒絕一次表態一下,也就開心地換上小天哥哥曾經穿過的新郎喜袍(楚家兄弟在喜服上的品味竟然奇妙的一致,向來很時尚的龍哥,怎麼會穿上小天阿兄這款小資新郎喜袍,實在是….難道,這種小資風格是嬌妹的口味嗎?),歡歡喜喜的牽起嬌妹的手拜堂去。

然而,嬌妹給我的震撼還不只主動求婚,而是在紅燭高照的洞房花燭夜,那一番感人肺腑,情深幾許的婚盟誓言,看得我忍不住按下100個讚給嬌妹,也為我半生磨難的龍哥掬一把喜極而泣的眼淚。

之所以要在龍哥和無雙表妹前往西夏大火拚之前成親,嬌妹自有其理由,而這份理由一說出口,讓我再一次震攝於嬌妹對自己所愛、所求、所堅持的情感這麼勇敢、這麼無懼,因為她的勇敢,她的無畏、她的無懼,她一次又一次用行動告訴好不容易從黑暗的甬道中走出來乍見天光的龍哥,她給的愛不是空中樓閣、不是海市蜃樓,更非華胥一夢,她是如此真切地來到他的身邊,用她全部的心力與情愛,正在灌澆他的生命。嬌妹不只用愛與耐心澆灌龍哥的生命,還一再地告訴他,只要有一人愛他並且為他所愛,他就不應該對生命絕望、對未來絕望,因為,她是如此的堅定且篤定的愛著他,而她所希望的,也就是挽住他對生命的熱情與對感情的信任。

嬌妹在唱詞中言及:「我要你我有牽絆,有名有實我獨專,生死茫茫剪不斷,記得妻小早回還。」這一趴唱的同時,我忍不住想起了許久之前霸嬌的紅線之約,這一回,嬌妹徹底將紅線的另一頭綁在龍哥的手上,她要讓他明白,這個世上有一個人和他的生命緊緊地綁在一起,不論生死,都不能將這條連結兩人的紅線斬斷,並且,嬌妹也在唱詞的最後,透露出一個對於龍哥而言非常重要的訊息,就是他即將為人父的這個事實。

前頭提到龍哥的人格特質時,我曾經一再言及,龍哥的人格養成與性格教育中一直缺乏“父親”元素,再加上阿勾的養育模式,讓龍哥和母親之間的關係一直都是緊密又扭曲,而他也一直都有著“弒父”的情結。這樣的弒父情結,隨著龍哥成了楚家宗法上的繼承人和找到社會定位的合法性之後,逐漸淡去,但是,“父親”這個元素之於他的生命意義來說仍舊只是一個空洞的名詞,一直到嬌妹告訴他,他就要成為“父親”開始,對龍哥而言,“父親”一詞使有意義。這一次,不用通過“弒父”的動作就取得了“父親”身分以及這個身分代表的社會意義與定位,嬌妹在關鍵時刻給了龍哥一個關鍵的暗示和力量,作為父親,龍哥不再只是天地之間一個孤絕的存在;作為父親,龍哥身上還有伴隨父親角色而被賦予的期待和責任。

同時,心理系高材生的嬌妹相當清楚,由她和龍哥一起握有的是新生活的發端,但是,那些長久以來盤踞在龍哥心中的“過去”,是龍哥無從閃躲與逃躲的生命課題。他與生母糾結扭曲的關係操控了他半生,儘管他曾經親手斬斷兩人之間相連的臍帶,但不代表他真正放下過去。放不下,就走不開,這是龍哥的生命課題,也是嬌妹看在眼裡,明白在心裡,但她卻無從代為解決的,所以,嬌妹唱出「看出郎君心愁哀」、「夫妻同心需關懷」這樣一份理解與關心。

聰明又堅強的嬌妹,用愛情作為療癒,以親情作為羁縻,她以一層又一層的情感將龍哥好不容易撿拾起來千瘡百孔的心密密縫補,那些曾經因為謊言和虛構被一層一層剝除的情感信任機制,嬌妹用自己為母則強的母性光芒一點一點的修補。

曾經因為生命對愛極度匱乏也極度需索的龍哥,非常幸運的,再次開始的人生與情感,遇見的是溫暖的光而不是看似光亮卻足以燃盡一切的火。

那曾經佔據龍哥生命最重要的光源,是阿勾如火一般的扭曲情感,每一次,當他飛蛾撲火一般地想從母親身上取得溫暖,總也伴隨著被燒灼的恐懼……於是,他只能徘徊在黑暗環伺的恐懼與被焰火吞噬的快感之間煎熬。幸好,他的生命下一個階段的開始,他無須再追逐火的焰芒,取而代之的是和煦的光,嬌妹的愛彷彿溫暖照拂在他身上的光霞,一點一點的驅散他長期身在暗處身上層層的幽深…

(原發表於臉書個人網誌與G+台灣歌仔戲社群)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懷舊歌仔戲]西江月PK新西江月

我看楊版韓秀&陳版韓秀 最近晚上狂翻牌子,最愛翻的還是我的初戀歌仔戲『新西江月』,除此之外,最近也補看了新西江月的前身『西江月』。 這兩齣戲都是由狄珊小姐所編寫,劇情內容大致上無二,說的是一個生長在落梅村名叫夏江龍的青年俠客,本來和青梅竹馬的丁翠羽兩小無猜,但丁翠羽卻被父親許配給門當戶對武林世家公子馬天豪。 因為夏江龍是正派俠客,所以自然不會因為喜歡 的女子丁翠羽另配他人而消沉失志,反而是決定退讓成全,於是夏江龍包袱款一款便離開落梅村。也因為夏江龍的離開,讓丁翠羽來到西江畔,本來應該只是想睹物思人一番,沒想到遠遠看到一個和夏江龍同樣容貌貴氣打扮的青年男子。丁翠羽乍見這一張思念的臉,不疑有他的趨前走去,在貴氣公子面前如泣如訴的說起兩人從幼年建立起來的情誼,男方怎麼可以就這樣一走了之。 這個被丁翠羽誤認的貴氣青年,是跟夏江龍同貌的朱公子(韓秀),這位朱公子和夏江龍相同的只有一張臉皮,其他諸如個性、性情還有處理人我關係的手法都大不相同。朱公子莫名其妙的被一個美貌女子攔路哭訴,並且這位美貌女子很顯然地將馮京誤做馬涼,他打量眼前女子片刻,似乎覺得此姝很有意思,接著就毫不客氣的直接挾持丁翠羽同行,甚至還讓丁翠羽的未婚夫馬天豪誤會挾持弱女的人是夏江龍。 看西江月和新西江月這兩齣戲,我的觀賞重點一直都落在朱公子韓秀身上。我從前後分別飾演韓秀的兩位演員身上看到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自然就呈現出兩個版本看似雖都是反派,但是本質很不相同的兩版“韓秀”。 先說楊麗花團長演出的朱公子韓秀,楊版韓秀看來給人甚有機謀、城府深沉的感覺,不管面對與自己有直接利益關係的石夫人亦或是猶如禁臠的丁翠羽,楊版韓秀都表現出一種令人難以揣度的莫測之感。楊版韓秀整體呈現出來的氣質偏向冷峻,每一次與人互動的言談反應,都透著一種企圖看破對方或看穿對方的凌厲,並且那時不時泛上嘴角的冷笑、狂笑亦或是打哈哈式的笑聲,都在營造一種壓迫感,搭配上絲毫沒有半點笑意的眼神,楊版韓秀確實有梟雄之感。 另外楊版韓秀與丁翠羽的互動給我的感覺是帶著上下位階的權力關係,楊版韓秀之於丁翠羽是絕對以上對下的姿態,在權力天平上,楊版韓秀也是處在絕對的優勢位置,他看待丁翠羽如禁臠,丁翠羽是他看上的人,那麼他就不允許丁翠羽心中還有其他人。即使未來他對丁翠羽厭棄了,但丁翠羽...

[金庸劇]2019新倚天屠龍記-楊逍1.0篇

曾經說過,金庸劇就是一種會讓我忍不住手賤點開的東西。然後,開了頭,就以「嫌貨就是買貨人」的態度看下去。 前三集,考驗觀眾的耐性,尤其是果郡王演出的張翠山。原著中的張五哥翠山跟妖女殷素素是前面1/4的主角,老爸幾乎搶盡兒子的風采,我看原著就喜歡老爹勝過兒子,老爸不只帥氣,還寫得一手好字,夜半看到美麗女森還會害羞臉紅不知所措,又帥又萌的屬性難怪素素下手很快。 但是19新倚天的果翠山一整油膩中年大叔貌,這不是張翠山啊 😱 😱 !!!!! 還好,就在我百無聊賴拿新倚天當背景時候,一個酷帥跩邪的白色身影橫空出世,「明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光明左使,楊逍。」這種台詞沒講好就膩了,但是這個楊逍說起來一點都不違和。接下來,就看他負手在背,進退之間猶如散步,一面比武還不忘開口擠兌人。  (楊逍:林雨申飾   滅絕師太:周海媚飾) 只見楊逍酒樓撫琴飲酒,對上陣仗齊全的峨嵋派。楊逍對上滅絕師太依舊不改壞嘴本性,張口就是「為親夫報仇啊!」「想讓你的愛徒跟你親夫一樣嗎?」「啊你個死尼姑!」,激得滅絕師太森77,兩人開打破壞酒樓家具擺設樣樣來。 楊逍對陣滅絕師太時,還有暇順帶勾上紀曉芙,也開啟改編影劇版少不了的逍芙戀。原著裡,楊逍紀曉芙這一段情感金庸寫得隱晦。兩人怎麼相遇、相戀復又分離皆沒明寫,只有紀曉芙死前跟滅絕師太幾句輕描淡寫帶過。然而,紀曉芙卻用兩人的女兒名字「楊不悔」,為這一段情感留下耐人尋味的註腳。94年倚天屠龍記對「逍芙戀」濃墨重彩的改編,成功塑造孫興版楊逍。自此,翻拍倚天屠龍記,幾乎沒編劇不再「逍芙戀」下功夫。                                         (楊逍:林雨申飾    紀曉芙:鄔靖靖飾)                           而劇中用一段「代理保姆」的情節橋段,讓紀曉芙的良善本性得以發揮,也讓她重新省視「正邪...

[歌仔戲演員]似水流年,那些令我難以忘懷的角色-《王文英、王伯東、周胡》

(圖片來源:網路) 《從宋仁宗到王文英》 為了好好的落筆寫這一篇,我重看了當年沒有看全的君臣情深,並且,因為看2003的新版君臣之餘,還去找了1987年舊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當初看老版的王文英時,年紀尚小,只記得楊團長演王文英,許秀年演女主角,其他的角色印象都不深刻。然而,此番回味舊版,才知道為什麼不少人喜歡老版中陳亞蘭的宋仁宗。 在聊君臣情深之前,先簡單說一下亞蘭小生版的宋仁宗。 宋仁宗可說是北宋眾皇帝中傳奇故事最多的一個,除了人人耳熟能詳的狸貓換太子之外,仁宗朝堪稱名臣能人輩出,所以,長久以來,宋仁宗都給人一種寬容仁厚的君王形象。 不過,1987年版的《王文英與竹蘆馬》給了觀眾一個不太一樣的宋仁宗,這個仁宗給人一種少年皇帝的感覺,渾身透出一股青春稚氣,對於深宮內院的生活備感乏味無聊,一直都希望可以走出從小到大生長的九重宮闕,去看一看這一片屬於他的家國,到底有甚麼不一樣的風貌?不一樣的景色? 所以,當他最初在御花園中將御馬飛行的王文英誤認為神仙的時候,只見仁宗一臉興奮,像是發現太陽底下新鮮事的小孩,滿臉喜色二話不說的屈膝就拜,滿口祈求的就是希望突然顯靈的神佛可以成全他四處遨遊的心願。 隨後,仁宗和誤闖御花園的王文英碰上了,當他知道原來御馬飛行的人不是神仙而是王文英的當下,仁宗的反應不像一個世故的君王,反而像個終於找到玩伴的少年,就見他一臉雀躍地拉著王文英,拜託這個有著飛天寶馬的王文英可以帶著他去遊歷大江南北,他宛如一隻就要掙脫牢籠的興奮小鳥,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快點離開皇宮,快意自在地去暢遊那些詩詞歌賦中再三稱美的江南煙雨。 戲中的仁宗非常的孩子氣,不論他跟王文英相處,或是跟皇后的互動,都透顯出這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少年皇帝。和王文英相處的時候,仁宗的眼睛總是綻放著興奮的光芒,那是一個突然看見天地寬闊的少年,乍見各種新鮮事時難以掩藏的驚喜。和皇后互動的時候,仁宗就像個年紀略小的弟弟,皇后倒有幾分長姐的味道,他知道自己和王文英出宮同遊的約定茲事體大,所以起初還不敢讓皇后知情,還是因為在御花園中等待王文英被皇后發現,這才在皇后的誘導之下和盤托出,兩人的互動與其說是夫妻,毋寧更像是姊弟。 這樣少年心性,愛玩耍愛自由的宋仁宗,亞蘭小生的詮釋,堪稱靈動,某種程度也算是本色演出。當年演出宋仁宗時亞蘭小生僅2...